愛我,你就陪伴我
一
兒子放學后去打乒乓球,他喜歡就玩玩吧。我們依了他,交了學費,隨他玩去。
一周后,他跟我說:“媽媽,老師說我打得好——今天你要去接我,你看看。”我狐疑地怔在那里,最近我手頭工作正忙——他像是看穿我的心思:“媽,你今天要去看我打球——我爸接我的時候看過了,該你去看了,媽。”他又一遍重復給我聽,目光定定地望著我。
孩子他爸也看著我,因了孩子的堅持吧。于是我答應:“好,今天我接你,上樓看你打球。”
二
下午單位工作確實忙,一忙,我就忘記了對兒子的應承。
先生打電話來:“你走到哪了,到學校了嗎?”
我才想起來看孩子打球的事,一時支吾:“我還沒出發呢。”
先生說:“你答應他了,還是要去,我也去。”
我趕緊放下手上的活兒,關上電腦,奔向孩子的學校。
三
先生已經到了,他在樓下等著我,我們一起上六樓乒乓球室。
爬樓的時候,我埋怨:“一定要讓我看什么呢,真是的。”
先生不以為然:“應該來看孩子打球,這樣對孩子來說,是完整的,完整的生活,才有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才有完整的人格。”
先生又嘿嘿地笑:“你還是教育工作者呢!”
四
我恍然,真是呢,有一陣子先生忙得不可開交,我好像給他講過,單位里一位同事女兒的事——
同事小林,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他天天拼命三郎一樣地忙工作,做培訓,所有的培訓項目他都搶著接。有一天,他早上出發,女兒攔在門口,端著存錢罐跟他說:“爸爸,今天你留在家里陪我過星期天吧。我存好了500元錢,給你,正好夠你今天的培訓費——”原來女兒在用500元購買他一天的陪伴。
小林把這個故事在單位說過,在培訓講課的時候也講過,他慨嘆:“總是給孩子一個忙碌的背影,不是完整的父愛。”善于反省的他,規定自己每個月至少陪伴孩子兩個周日。
小林如今在單位已長成大林,有時候也有人稱呼他老林,他的女兒已讀大學,他慶幸自己沒有讓父愛缺位:“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誰也不要說等自己成了百萬富翁再去仔細地愛孩子,那就晚了哦!”他告誡做家長的同事們,也警告他所培訓的學員們。
此時,我想起來。
五
我也想起來,才看到的那個學位讀到博士的孩子,逼著父親給他在北京購買現房,他認為他的努力是父親理想的延續,父親理應為他買房子:“我讓他實現了他的理想。”他對著電視采訪的鏡頭,還在這樣說,這是一個連續跳級,十六歲就讀博士的孩子。生活的風景是多棱多角的,他的生活好像只在父親安排好的升級、跳級、讀書、考學這一方框里:“爸爸只讓讀書,從來沒有陪伴我生活過。”他頓悟似的對記者說。
他沒有完整的生活,當然不具備完整的人格。
六
從教二十年的我,曾經多次分析班級里叛逆的少年,他們也多是家庭缺位、親情缺失、父愛母愛不完整的孩子們,這種種欠缺投影在孩子的人生和性格上,就形成短板,成為漏洞,短期可見到的劣處尚不明顯,抑或弊端還不算十分嚴重,也許有一天,它就是那蝴蝶效應,爆發在人生或旅途之中。
鄰居小景阿姨,下海闖關,賺錢上億,唯一的女兒毀于吸毒。她痛哭流涕,已是無用。她說:當年女兒的乖巧用功,小學學習多么優秀,只是在她后來做生意,天不亮就走,半夜三更忙得進不了家,才使得女兒無依無靠,跟社會上的人玩在一起,才滑下坡去,人生翻了板。她悔啊:“家有千千萬,又有什么用,關鍵是要孩子好哦!”氣長嘆,淚長流。
七
立在乒乓球室的門口,兒子眼神已經風一般溜過來,明亮又得意,輪他執拍了,他回眸看我,神氣十足地去接教練發來的球,打完一輪,教練夸:“好,不錯。”他又沖我回眸。
這就是力量吧,父母在,在他眼前,在他身后,他就力大無比。
這就是一種完整吧,完整的支持,完全的愛。
誰說過,父母和子女一起成長,一起營造完整的生活,完整的生活即是好的家庭教育。
無論,你是玩還是學,你需要,我就來,就是成全,就是愛——你的需要,我的成全,就是完整的給予,完整的愛。
不疾不徐,在你左右,陪你成長,伴你前進。
上一篇:熱騰騰的臘八粥
下一篇:愛是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