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
胡銓是南宋文人、學者。字邦衡,號澹庵,謚忠簡。廬陵,也就是江西吉安人。他為人忠正尚氣節,其作《上高宗封事》慷慨陳詞,使朝野震動。《應詔言事狀》《上孝宗封事》亦視死如歸、激昂閎切。所作詩詞亦恢奇高響,多憤激慷慨語。如詞《好事近》辭意峻切,凜然無畏。原文如下:
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秋月。
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
1138年,奸臣秦檜取得宋高宗信任,排擠宰相趙鼎,獨攬朝中大權。他不顧群臣反對,竭力主張對金屈辱求和,引起了樞密院編修官胡銓的強烈不滿。
這年秋天,秦檜派端明殿學士王倫為計議使,前往金國求和。金人氣焰囂張,在同南宋政府往來通問的時候,竟然用了只能君主對臣下的“詔諭江南”的說法。面對這種奇恥大辱,胡銓感到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
于是,胡銓懷著極其憤慨的心情寫了一封奏疏給朝廷,歷數秦檜、王倫等的誤國之罪,請高宗立即把他們斬首示眾,并且扣留金使,興師問罪,以激勵民心和士氣,否則自己寧可投海而死,也不愿在小朝廷忍辱偷生。
但是,這時的宋高宗早已把對金求和作為既定國策,根本聽不進胡銓的忠諫。為安撫秦檜等人,他竟把胡銓撤職除名,發配昭州編管,同時下詔播告中外。
高宗的這一處置,在朝臣中引起了震動。許多正直的官員紛紛上書營救,請求朝廷收回成命。高宗和秦檜迫于公論,只好把對胡銓的處分從編管昭州改為監理廣州鹽倉,后來又遷任威武軍判官。
1141年,高宗和秦檜合謀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同金朝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和約。第二年,金人派使者冊封高宗為皇帝,同時宣稱將遣送以前俘虜的宋太后韋氏返回臨安。秦檜竟把這些當作喜事向高宗祝賀。
由于主和有功,秦檜被加贈太師,晉封魏國公,地位更加顯赫。這時他把胡銓押送到新州編管。
胡銓在新州度過了六年謫居生活。他想起當初離開故鄉去揚州赴考,就是要為處在危亡中的國家效力,誰知自己的一腔熱血,滿腹忠誠,卻換來了如此不幸遭遇,他心里不由感到一種難言的痛苦。為了抒發自己的憤懣,他寫了一首《好事近》詞,“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便是這首詞中的名句。
此詞關系到南渡后一場斗爭,因而聞名。上闋抒寫自己憂慮國事,不能安心隱居山林的心情。前兩句說,自己無意富貴,卻在走上政途,深感懊悔。后兩句說,縱然使猿猴驚鶴含怨,白白辜負了田野風光山間月。
下闋借用毛遂自薦的典故,抒發自己以天下為己任,圖謀為國效力的決心。前兩句說,我本想像毛遂自薦顯露才能,卻不了解處在奸佞當道的時節。后兩句說,想乘車回到故鄉去隱居,卻又有豺狼當道怎奈何!
這首詞是作為“罪人”在那險惡的政治氣氛下寫作的,表現了作者無畏的抗爭精神和對國事的深切關注,它與《戊午上高宗封事》同為反和議斗爭的名篇,表現了作者忠貞的氣節。
本詞的主題十分鮮明,它表現了胡銓不畏權勢,決不和以秦檜為代表的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尚氣節。
上一篇:客去車塵漠漠
下一篇: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