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習常
貧富習常
【原文】
少時見前輩一說云:“富人有子不自乳,而使人棄其子而乳之;貧人有子不得自乳,而棄之以乳他人之子。富人懶行,而使人肩輿[1];貧人不得自行,而又肩輿人。是皆習以為常而不察之也。天下事,習以為常而不察者,推此亦多矣,而人不以為異,悲夫!”甚愛其論。后乃得之于晁以道[2]《客語》中,故謹書之,益廣其傳。
【注釋】
[1]輿:轎子。[2]晁以道:號景迂,宋代制墨名家,是一位經學家。他博通五經,尤精于《易》學,同時又是一位富有創作實績的作家、畫家,與蘇軾、黃庭堅等蘇門文人、江西詩派作家有著廣泛的師友關系。
【譯文】
小的時候聽到長輩有一說法:“富人有孩子不自己喂奶,而讓別人拋棄自己孩子去給她的孩子喂奶;窮人有孩子不能夠自己喂奶,卻要拋棄了她的孩子去給別人的孩子喂奶。富人懶得走路,而派人用轎子抬著他走;窮人不能自己走路,卻又要用轎子抬著別人走。這都是習以為常而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天下的事情,習以為常而沒有察覺到這些事情,以此類推也就會發現很多類似的事,但人們不認為這是奇怪的事,真是太可悲了。”我十分喜歡這個觀點。后來才又從晁以道的《客語》中看到了這樣的話,所以恭敬地記下,讓它能夠流傳得更廣。
【評析】
本篇文章通過論述窮人與富人習以為常之事,客觀反映了有時人們習以為常之事并不是正確的這一問題。人一旦陷入習以為常的狀態,就很難分清事物的真偽與好壞。正如文章中,富人習慣別人喂養自己的孩子,窮人習慣拋棄自己的孩子去喂養富人的孩子;富人習慣讓別人抬著轎子走,窮人習慣抬著別人走。因習以為常,人們慢慢地模糊了好與壞、是與非的界限。窮人便甘愿低于富人,任其擺布,甚至失去自尊。這篇文章通過議論習以為常之事的同時,也告訴了我們看問題做事情都不能因習慣而判斷事物的對錯的道理。
上一篇:《容齋隨筆·詩文當句對》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赦恩為害》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