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詩不貫穿
絕句詩不貫穿
【原文】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此歐陽公絕妙之語。然以四句各一事,似不相貫穿,故名之曰《夢中作》。永嘉士人薛韶喜論詩,嘗立一說云:“老杜近體律詩,精深妥帖[1],雖多至百韻,亦首尾相應,如常山之蛇[2],無間斷齟齬處。而絕句乃或不然,五言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急雨捎溪足,斜暉轉樹腰。隔巢黃鳥并,翻藻白魚跳’,‘江動月移石,溪虛云傍花。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鑿井交棕葉,開渠斷竹根。扁舟輕裊纜,小徑曲通村’,‘日出籬東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鹍雞’?!炌站嚤M,昏鴉接翅稀。月生初學扇,云細不成衣’?!嵯鹿S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絲冉冉,江白草纖纖’。七言如‘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畠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之類是也?!庇枰蚱湔f,以唐人萬絕句考之,但有司空圖[4]《雜題》云:“驛步[5]堤縈閣,軍城鼓振橋。鷗和湖雁下,雪隔嶺梅漂”,“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競飛。樵香燒桂子,苔濕掛莎衣”。
【注釋】
[1]精深妥帖:意義深遠,用詞妥帖。[2]常山之蛇:傳說中一種能首尾互相救應的蛇。[3]齟齬(jǔyǔ):不平整,參差不齊。[4]司空圖:字表圣,河中虞鄉人,晚唐詩人、評論家,其詩論《詩品》,對后世影響深遠。[5]步:水驛的停船處。
【譯文】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边@是歐陽修的一首絕妙詩句。這首詩的每一句都說了一件事情,似乎是沒有主線貫穿在這首詩中,所以才把這首詩稱為《夢中作》。永嘉(今浙江溫州)士子薛韶喜歡討論詩歌,曾創立一說為:“杜甫的近體律詩,意義深遠,用詞妥帖,雖然多達一百韻,也能首尾呼應,就像是常山巨蛇,中間絕沒有間斷阻塞的地方。而絕句有時就不是這樣了。五言絕句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急雨捎溪足,斜暉轉樹腰。隔巢黃鳥并,翻藻白魚跳。'‘江動月移石,溪虛云榜花。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鑿井交棕葉,開渠斷竹根。扁舟輕砶纜,小徑曲通村。'‘日出籬東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鹍雞。'‘釣艇收緡盡,昏鴉接翅稀。月生初學扇,云細不成衣。'‘舍下筍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絲冉冉,江白草纖纖。’七言絕句如‘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等這樣的詩都是不相貫穿的。”我根據他的說法,對一萬首唐人的絕句進行了考察,只有司空圖的《雜題》說:“驛步堤縈閣,軍城鼓振橋。鷗和湖雁下,雪隔嶺梅飄?!薄棒肤辉惩瞪?,蜻蜓燕競飛。樵香燒桂子,苔濕掛莎衣。”兩首是相貫穿的。
【評析】
“絕句”是從“五言短古,七言短歌”變化而來的詩歌形式,唐人賦予它以聲律,使它定型。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作者看到永嘉人薛韶喜評論杜甫的詩,說他的絕句每一句都說的是不同的事物,其中沒有明顯的聯系,就是“不貫穿”,然后親自查檢了上萬首唐代的絕句詩,發現確實如此,只有司空圖的兩首詩是個例外。
上一篇:《容齋隨筆·經句全文對》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縛雞行》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