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詞集之格調》經典解讀
詞集之格調
讀《花間》《尊前集》,令人回想徐陵《玉臺新詠》。讀《草堂詩余》,令人回想韋縠《才調集》。讀朱竹垞《詞綜》,張皋文、董子遠《詞選》,令人回想沈德潛《三朝詩別裁集》。
《玉臺新詠》是南朝徐陵所編選,收集了從先秦至南朝梁的宮體詩。是在《詩經》《楚辭》后出現的一部經典的詩歌總集。它保存了大量漢魏六朝的詩歌,像《古詩為焦仲卿作》《上山採蘼蕪》《陌上桑》《羽林郎》《日出東南隅行》《皚如山上雪》《越人歌》這樣的名篇都是出于此集,詩集多艷情閨情之作。
《花間》是后蜀人趙崇祚編輯的一部詞集,集中收錄了晚唐至五代18位詞人的作品,溫庭筠是花間派的始祖,他們刻意模仿溫庭筠的艷麗詞風,形成了花間詞派。《尊前集》的歌都是供宴席歌唱的,輯唐、五代三十六家詞260首,編者佚名。
《花間》、《尊前集》和《玉臺新詠》的風格類似,詞風香艷,所以王國維能夠把他們聯想到一起。
《才調集》收錄的是唐代各時期詩作,共十卷,五代后蜀韋縠編。其詩風:“韻高而桂魄爭光,詞麗而春色斗美。”
《草堂詩余》是南宋何士信編輯的詞選,詞作多為宋詞,有一小部分唐、五代詞,詩風情思深重。
王國維將這兩部風格類似的作品聯系在一起。
《詞綜》為前二十六卷為朱彝尊編,后十卷為同時人汪森增補,共選錄唐、五代、宋、金、元詞六百余家,一共收錄2253首詞。主張詞風醇雅,不要多硬語、新腔。
《詞選》為清代張惠言編選。張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張惠言在選錄時,認為“可謂安蔽乖方,迷不知門戶”,對入選的作品偏且嚴,強調詞要有比興寄托,注意詞作內容的現實意義,并要求詞的地位應該“與詩賦之流同類而風誦”,選了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張孝祥、王沂孫等人的詞。張惠言死后,他的外孫董毅繼續編了《續詞選》。《續詞選》相比起《詞選》的風格有所變化,其入選風格要求作品“醇雅”,相比起《詞選》,其更接近于《詞綜》。王國維所歸類的應該是《續詞選》和《詞綜》。
沈德潛,字確士,號歸愚,謚文愨,清代詩人,強調詩為封建政治服務,在《說詩晬語》中開頭就說:“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設教邦國,應對諸侯,用如此其重也。”同時提倡“溫柔敦厚,斯為極則”,鼓吹儒家傳統“詩教”。他講究詞風要有“格調”,他的詩論被稱為“格調說”。編選有《三朝詩別裁集》,分別是《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
《詞綜》《詞選》《三朝詩別裁集》都有詞風“醇雅”之說,更多的是儒家功利主義的審美標準。王國維將它們聯系到一起。
上一篇:王國維《人間詞話·詞尤重內美》經典解讀
下一篇:王國維《人間詞話·道法緣自然》經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