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達爾班國王古爾金膝下無子,多方許愿,妃子終于懷孕。國王打獵時被野豬所傷,遺命讓兩個大臣法爾斯·巴赫拉姆和法拉赫·貝赫扎德當輔臣,并說若王妃生男則二臣輔佐,若不是男孩則由貝赫扎德繼位。國王死后,大臣們擁立貝赫扎德為王,改元施政。貝赫扎德也能施仁政于民,但他野心勃勃,要巴赫拉姆謀殺懷孕的王妃。巴赫拉姆派人殺死王妃后,不忍加害剛出生的小王子,就撕下王妃衣服的一塊布,把男孩包起來并將寶石系在男孩身上。男孩先被獅子哺育成為獅孩,后又由巴格達的富翁哈吉·阿薩德收養,并取名叫獅生。在阿薩德的盡心培養下,獅生長成了一個英勇瀟灑、能文善武的美男子。獅生邂逅貝赫扎德之女古爾沙德,二人相愛。后來獅生的王子身份得到證明,他在登上王位后為了報母仇,想殺死貝赫扎德,古爾沙德用講故事的方法巧妙地使其父得到赦免。
【作品選錄】
在達爾班城有一位國王名叫古爾金。他廣施仁政,體恤百姓。他在位時期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國王也怡然自得,無憂無慮。但是只有一件事不遂心,就是膝下無子。國王許下許多心愿,希望能得一子。后來,妃子懷孕,得子有望。一日,國王出城打獵,不慎被一頭野豬撞傷,一病不起。臨終時把兩名大臣,即法爾斯·巴赫拉姆和法拉赫·貝赫扎德召到身邊說:“我有一個孩子,不久就要出世,出世后若是男孩,長大成人登基為王;如不是男孩,貝赫扎德繼承我的王位。因為他才能出眾,學問過人。”兩名大臣連聲答應。
不久,國王去世,全國舉哀。內閣群臣擁立貝赫扎德為王。文書及錢幣上都更換了他的名字,貝赫扎德也躬行仁義。但是他自忖: 如果國王的孩子出世,又是男孩,遵照先王的遺囑此子要登基為王,我又得俯首稱臣。如能殺死其母,不使孩子降生,豈不是上策?他主意已定,于是召見巴赫拉姆,把這番情由對他說了一遍。巴赫拉姆口雖不言,心中并不以為然,但無奈只好接受了他的主張。于是巴赫拉姆派了幾個心腹仆人把那妃子帶到一個偏僻的去處殺掉。
這一行人天色將晚時出城,來到一個葦塘,仆人們結果了那女人的性命。正待要趕回報功時,巴赫拉姆趕來,他讓仆人們先等一等。他自己跑到葦塘,見那女人果然被殺,但是嬰兒已經降生,而且是個男孩,正在啼哭。他一見就動了惻隱之心,上前撕下那女人一塊衣服,把孩子包起來,又用一張紙寫明孩子的身世情由,又解下自己隨身佩戴的幾顆寶石,系到嬰兒手臂上,就趕回去了。回去路上,恰見有一公一母兩頭獅子把那幾個仆人吃掉了,兩頭獅子吃了仆人,又轉身奔向葦塘,把那女人的尸體也吃了。但那懷孕的母獅一見嬰兒,便顯露出愛憐之情。母獅用乳頭對準孩子的口,喂他奶吃。后來,在自己的兩頭幼獅降生以后,就與這孩子一起喂養。就這樣,孩子居然活了下來。孩子吃了母獅的奶,不斷長大,有時甚至騎在獅背上到處游玩。
且說巴格達城有一個富商,名叫哈吉·阿薩德。他資本殷實,仆役成群。 一天,他外出經商,正好來到那片葦塘旁。他見這是個水草繁茂、清幽寧靜的地方,于是就和仆人下了馬,休息一會兒。仆人們追獵物跑到葦塘里,那獅子又吃掉一個仆人,其余的人跑回來向阿薩德報告情況。阿薩德立即帶了幾個人進塘去看。他們打死了公獅和兩頭小獅,忽然發現一個孩子。他們把孩子拉到身邊,但那孩子卻掙扎著要奔向一頭母獅身邊。這幾個人把孩子死死拉住。阿薩德見孩子有一條項鏈,解下項鏈,取出寶石,又見有一封信,讀過以后才知道真相。他把孩子交給一個侍女照看,母獅見他們帶走孩子,便在他們身后跟著跑。他們也不傷害母獅。當他們離開葦塘接近城市時,母獅就回去了。阿薩德給那孩子取名叫獅生,把他交給自己的妻子撫養。他們也沒有子嗣,所以他的妻子就盡心照料這個孩子。等獅生長到五歲,就讓他識字讀書。獅生聰明伶俐,詩文道理,一學就會。騎射攻戰和劍術馬球更是用心練習,接近成年之時,更加出脫得俊秀英武。
再說那貝赫扎德自認為殺了王妃和國王之子以后就放下了一樁心事,從此可以放心大膽,永遠為王了。過了一些時日,他得了一個女兒取名古爾沙德,交給保姆撫養。這姑娘一天一天地長大,后來,也學習了文武技藝。她還特別愛好天文,對星圖天象了如指掌。貝赫扎德想給女兒建造一座宮殿。于是從中國請來高明的師傅,在一個氣候溫和的地方,造了一個六公里見方的花園,稱為天堂園。在園中建造了九座宮,每座宮都以星球天象為名,第一宮是月宮;第二宮是水星宮;第三宮是金星宮;第四宮是太陽宮;第五宮是火星宮;第六宮是木星宮;第七宮是土星宮;第八宮是恒星宮;第九宮是仙界宮。
古爾沙德長大以后,她父親把天堂園及那些宮殿交給她,她就住在那座園子里。她白天黑夜按星辰運行的規律住在不同的宮中。每三天就率領侍女到郊外去打獵散心。有些商人在阿薩德家聚會,他們談起天堂園和九霄宮來,獅生暗暗記在心里。他想去看看那些宮殿。他要求阿薩德帶他去看看那些宮殿,阿薩德自然應允。他們乘經商之際便來到達爾班城,走到城區附近,見一處水草豐茂的幽靜去處,他們停下休息,獅生趁機去捕些獵物。
這時,古爾沙德也率一些侍女侍從從另一方走來,她們在閑游散心。兩方恰好路遇。古爾沙德派帶著的太監去查問這一行人及獅生是做什么的。太監來到獅生面前,見他生得一表人才,見禮之后,問他們是什么人,從哪里來。他也把古爾沙德和九霄宮的情形告訴了獅生。他回來向古爾沙德報告時不住嘴地稱贊這個年輕人長得英俊清秀,古爾沙德果然動了心。她回到宮中時,仍念念不忘那個青年。但是,她并未把這番心事告訴別人。再說,那獅生路遇古爾沙德之后,也是時刻記在心上。
次日,古爾沙德又與侍女侍從一起來到宮外,命人支起帳篷,早有多名體態輕盈的侍酒女郎把杯箸布置在她身旁,她目不轉睛地看著遠處。忽然,她看到獅生又來這一帶打獵,便立即派兩名太監——他們一個名叫哈列斯,一個名叫莫赫列斯,去把那青年喚到自己身邊。獅生走上前來,一見古爾沙德光艷照人,好似新月一般端坐在寶座上。古爾沙德見獅生也氣宇不凡,像太陽一樣嬌美。他們坐下來,彼此敘談,極為歡暢。后來,古爾沙德又把獅生帶入九霄宮中,讓他在天堂園中散步。那園中樓宇崢嶸軒峻,獅生感到十分驚異。他們還在宮內大擺宴席,飲酒作樂。
哪知那管園人很愛古爾沙德。他一見此情形就心生妒意,他決意把此事報告國王。于是他找到貝赫扎德便添枝加葉地把一個年輕人與他女兒一起飲酒的事報告給他。國王一聽便怒從心頭而起,立即命衛士隨管園人回去。把那年輕人恨透了。他們一群人到了園中,見獅生正與古爾沙德并肩而坐,開懷暢飲。古爾沙德見他們闖入,驚慌異常,想把獅生藏起來。獅生一聽說要藏起他來,十分憤怒,忙命人取過武器,又叫古爾沙德速躲到另一座宮去,自己就殺到衛士中去了。
他一口氣殺死多名衛士,逃了活命的急忙趕回向國王報告。貝赫扎德嚇得驚恐不安,他忙請巴赫拉姆來商議,命令他率領一千名驍勇的兵士去天堂園。獅生獨自迎戰,殺了許多兵丁。后來國王下令二十人同時拋出套鎖,這才把獅生的身體緊緊鎖住,但獅生仍然極力掙脫。
阿薩德見獅生一去不回,放心不下。一清早就率三百名騎士出發去尋他。正值獅生在套鎖中掙扎的時候,他們趕到。一擁而上,把執套鎖的人殺死,救出獅生。然后,又與貝赫扎德手下兵丁廝殺起來。貝赫扎德的兵丁大敗,逃回城中,緊閉城門。阿薩德收兵返回之后,取出許多珠寶綢緞送給古爾沙德。
貝赫扎德大敗之后,心中不快。他喚過大臣巴赫拉姆,命他再去把獅生抓來。巴赫拉姆領命直奔天堂園而來。阿薩德知道他是巴赫拉姆,是奉王命前來捉獅生和他的。于是就向他提了個問題: 你認識這個孩子嗎?巴赫拉姆說不認識,阿薩德說明了真相。他說:“他不是我的親生兒子,而是先王古爾金之子。”然后,他從孩子降生吃獅子奶長大成人以及他如何把孩子帶回家撫養教育等事情都一一敘說了一遍。講完又拿出當時綁在孩子手臂上的寶石及信給巴赫拉姆看。巴赫拉姆一見就認得確是當初的原物,不禁失聲落淚。
他喚過獅生,一頭便伏在獅生腳下痛哭。這時,阿薩德也對獅生講明了真情。巴赫拉姆趕回宮中把一切經過情形,如實轉述給貝赫扎德,他還告訴貝赫扎德,獅生要向他討還江山,為母報仇。朝中大臣了解了真相以后,都同情獅生。貝赫扎德一見這種情形就看出還是把江山讓給獅生為好。
于是眾位大臣派人去見獅生,請求獅生寬恕貝赫扎德的罪過,而他們則輔佐他登基為王。而巴赫拉姆和大臣與阿薩德之間也頻頻派人往來協商。獅生最初怒氣難平,后經人從中一再勸說請求,也就暫且饒恕了貝赫扎德。于是眾人把他迎入城中,把城門及各處倉庫的鑰匙交給了他。文書及錢幣上也換上他的名字,精通天文的古爾沙德為他選擇了一個吉日,登基為王。
獅生登基以后,廣施仁義,深得百姓愛戴。人們都為他的健康長壽而祈禱。他心中時刻懷念母親,每見到貝赫扎德,就聯想到母親的遭遇,不由得怒火中燒。一天,他實在按捺不住,于是命人把貝赫扎德捉起來,關到監獄中去。后來,他叫阿薩德住在城中,他自己與古爾沙德搬到九霄宮去住。在九霄宮,他們住在月宮。一天,他對古爾沙德說:“你知道,你父親虐殺無辜,暗害我母親,依照刑律,他要服罪的。”
古爾沙德因為深通天文,所以她知道她父親還有九天厄運。厄運過后,就要交好運了。如果這九天能避過去,以后就不致遭逢兇險了。她心想,最好這九天能把國王穩住,先使他在這九天不殺死父親。
于是她開口說道:“我們現在身居月宮,這月的運行對細作探子刺探軍情的行動很有關系。你可聽說過細作阿赫塔爾掠走國王的女兒的一番經歷嗎?”于是她就講起故事來: 羅馬國王有一個女兒,生得姿容秀麗,名叫月仙。遠近都聽說這月仙她生得美。城中有一個細作,名叫阿赫塔爾。一天國王的女兒和宮女們到屋頂上散心,可巧這時那阿赫塔爾也站在市場上一所房子的屋頂上。他一見公主長得那樣美,登時就像靈魂被攝走一樣,木然不動,若有所失。到了夜晚,他暗自思量,要到王宮用帶鉤的繩索翻墻進去。他到了王宮以外,見衛士防守甚嚴,下不得手。
此后每晚都去一趟,但每晚都敗興而返。后來,大不里士國王之子梅赫爾前來向羅馬公主求親,城中張燈結彩,以示歡迎。那天夜里,那阿赫塔爾在宮墻外散步,他順手一拋,誰知竟把繩鎖拋到宮墻上,抓住了一個垛口。這時宮中衛士使役人等一個個都喝得爛醉如泥,盡行睡去。阿赫塔爾攀援而上,見那套鉤抓牢了垛口便順繩下到宮中。這時看到那公主正睡在床上,他對著她的鼻孔,撒了些蒙汗藥,把她抱起便走。他跑了一整夜,后來到了一個山坡上,山坡上有一個山洞。他進到洞里放下公主,此刻那姑娘已經蘇醒過來。她見眼前一片昏黑,呼喚侍女也無一人答應。這時,阿赫塔爾點燃蠟燭,上前深施一禮,他說:“我名叫阿赫塔爾,一天見你在宮中屋頂上,十分傾慕你的姿容。現在我已把你帶到此地,請允許我終身侍奉于你。”姑娘見自己已經落入人手,就心生一計,她說道:“我自那天以后也是心生仰慕之情,可是又不得與你見面,現在相見,三生有幸。但是我們最好離開這漆黑的山洞到城里去,后半生在一起盡情享樂。”阿赫塔爾一聽欣然同意說:“如此再好不過。”于是月仙扮作男裝,就一起出發奔哈勒頗而去。他們走到城外,先在一家旅店安頓下來。然后,阿赫塔爾到城中去購買食品,他等早晨開城時就進城去了。說來湊巧,那夜有人刺傷了哈勒頗國王。國王傷勢嚴重,危在旦夕。大臣衛士正四處搜捕兇手。這時正撞到阿赫塔爾,又見他是外鄉人,立刻拿下。正巧,一個羅馬人在旁說:“我認識這個人,他是一個好細作,名叫阿赫塔爾。”于是不由分說,便把他關進了監獄。國王性命垂危,便立下遺囑說:“我膝下無子,我死后第三天,你們到城外,把百姓召集起來,把我的阿拉伯種狗放開,狗咬什么人的衣襟,你們就立他為王。”
再說那公主見阿赫塔爾兩日未回旅店,就走出店門,直奔城里而去,她走一段便停下來休息。正巧,這時眾百姓遵照先王遺囑聚集在城外,公主也站在人群之中,誰知那狗竟咬住了她的衣襟。眾百姓便把她團團圍住。依照先王的遺囑立她為王。因為她是國王之女,深通治世之道,于是她下了大赦,那個阿赫塔爾也被釋放出來。他出獄后,直奔旅舍,但已找不到那姑娘,他焦急得很,到處探詢。
再說公主父母發現她不見了,也派人四處打聽尋找,派出去的人也都沒有發現什么線索。那大不里士的王子梅赫爾求親不成,也率領百余名仆役出城尋找公主和阿赫塔爾(此時人們已經發現他也失蹤了)。一天,這王子在野外打到一頭鹿。他又見一位游方人身穿破袍在一棵樹下休息。王子翻身下馬,席地而坐,和那游方之人攀談起來。他們海闊天空,無所不談,還點起火來,燒鹿肉吃。吃完,就都睡了。但那游方人等王子睡著以后,拿一把蒙汗藥撒在他的鼻孔中。原來他不是別人,正是阿赫塔爾。他把王子綁上,藏在一棵枯樹干內,然后,他收拾了王子的衣物,帶上他的兵器,騎上他的馬,離開了那個地方。王子的手下這時從后面趕到,他們認出了王子的馬。于是立即把游方人拿下。他們了解了事實經過以后和阿赫塔爾一起,來到那棵樹下,給王子松了綁。他們又把阿赫塔爾綁上,就朝哈勒頗城去了。
正巧此時月仙也出城散心,她見到梅赫爾一行人,認出了王子,于是派人過來問來人身世情況。梅赫爾他們回答說是尋找失蹤者的。于是月仙命人把他們讓到城中,設宴招待。宴畢月仙與梅赫爾和朝中群臣共同商議了一番,讓阿赫塔爾把自己的身世經歷詳述一遍。然后月仙也說明了自己是什么人,并下令處阿赫塔爾絞刑。她又自己做主與梅赫爾成親,把王位讓給了他。
(張鴻年 譯)
注釋:
城名,在敘利亞。
【賞析】
伊朗古稱“波斯”,素有“詩人之國”之稱,詩歌創作非常發達,與之相比,散文創作則較少受重視。《卡布斯教誨錄》曾提到這樣的說法:“散文是農夫,詩歌是國王。”伊朗伊斯蘭化后,達里波斯語興起,伊朗散文有了較大發展。達里波斯語的散文著作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是民間創作,二是文人創作。早期的波斯散文質樸無華,行文平鋪直敘,很少過多的描繪和雕飾,也很少運用比喻和對比等手法。11世紀后,由于受阿拉伯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響,伊朗散文創作逐漸向典雅凝練的風格發展,講究對仗和韻律,出現追求辭采華麗的傾向。
伊朗散文從內容上可分為三類: 一是帝王英雄故事,如《列王紀》;二是小說和神話,如《九重霄》;三是道德警喻故事,如《卡里來和笛木乃》。張鴻年在其翻譯的《波斯文學故事集》中提到《九重霄》源于古老的民間故事,許多世紀以來,由伊朗的“說話人”在茶館酒肆中給人們講說,這則故事是據一份16世紀的抄本整理的。
《九重霄》故事內容曲折生動,豐富多彩,既有陰謀與愛情,還有獅孩以及中國工匠制造的天堂園,浪漫傳奇小說的因素幾乎在作品中都有體現。而且從結構上看,與《一千零一夜》的引子《國王山魯亞爾及其兄弟的故事》有一定的相似性,再結合作品創作的時間來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可能受此啟發。
古爾沙德為救她父親,在月宮講了細作阿赫塔爾的故事。故事雖然短小但內容豐富,既寫出了阿赫塔爾的狡猾多謀和癡情,又寫了月仙公主的美麗、機智和勇敢,以及大不里士的梅赫爾王子的癡心、善良。故事情節曲折豐富,最終表現了善良機智戰勝邪惡和狡猾的內容。主人公月仙既能脫身于細作,又能當上哈勒頗國王,治理天下非常有才能,并最終懲罰了惡人,自主與梅赫爾結合。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對女性智慧的贊美,具有較大的進步意義。
讀這篇故事,首先要注意的是古爾沙德及其所講的故事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古爾沙德聰明美麗有才智,能預知其父的九天厄運并設計讓父親度過了難關。她也是充滿寬容仁愛之心而且有主見的女性,對獅生一見鐘情,敢于沖破封建束縛大膽與獅生交往,她看中的是獅生的才能而不注重其門第出身。古爾沙德講的故事中的女性如月仙、巴爾赫公主等也具有相同的品質,故事中其他女性的塑造也是為塑造古爾沙德服務的,這幾個女性可以認為是一個主體。相對于男性的癡迷、偏執,她們具有更加睿智寬容的美好品質。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形容古爾沙德光艷照人好似新月一般,古爾沙德在月宮講的羅馬公主叫月仙,這也體現了西亞文學以月喻美人的傳統。
故事還塑造了被野心蠱惑的一個麥克白式的人物貝赫扎德,他才能出眾,學問過人,本是深受先王敬重的大臣,而且即位后能施行仁政,但在權勢的誘惑下,不惜殺人奪權。作者以貝赫扎德貪婪卑鄙的性格為軸心展開敘述,譴責了背信棄義的無恥行徑。巴赫拉姆在一定意義上是貝赫扎德的幫兇,但他良心發現,保住了小王子一命,并協助小王子登上王位,可謂是以善補過者,這一形象更具有現實意義。
《九重霄》采用了串聯故事的形式,想象豐富,結構靈活,情節曲折,語言流暢自然。后來,這個故事被不斷傳播,情節相似、內容更豐富的《九亭宮》便是在本故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張愛民)
上一篇:《喬治·當丹 [法國]莫里哀》讀后感
下一篇:《二戰回憶錄 [英國]丘吉爾·1945年7月26日》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