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作家加繆(1913—1960)的長篇小說,它使作者在世界文壇上一舉成名。莫爾索是阿爾及爾一家法國公司的小職員,長期過著獨居生活。他對生活有兩句口頭禪:“無所謂”和“這不怪我”。對母親的死,少女的愛,優越的職位,他全都無動于衷。他無意間槍殺了人,受到法庭審判,也漠然處之。律師問他,他“懶得去理他”;法官提醒他,他也“覺得都跟開玩笑似的”;在法庭上聽到別人議論他,他還感到“很開心”。對被判死刑,送上絞架,他也一概冷漠視之,毫不在意。他不僅拒絕祈禱懺悔,把神父趕了出去,還覺得自己“過去是幸福的,現在還是幸福的”。
莫爾奈是作者筆下的“局外人”的形象。由于人每時每刻都與社會生活發生著廣泛聯系,人是不可能脫離客觀現實而獨立存在的。所以,本來就沒有獨立于世界之外的人,也不會有超越于現實之上的人。也就是說,所謂的“局外”并非客觀存在意義上的局外,只能是主觀感受上的局外。小說中集中描寫的,正是人對現實生活的這種“局外人”的態度。小說中的“局外人”莫爾奈的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看破紅塵,對人生抱著毫無所謂的態度。這是因為:“首先在莫爾索的眼里,世界即是陌生的,也是荒謬的;而人置身其間又是孤立無援,彼此敵視的。他認為唯一的辦法是消極對待,任其自然。據此,他對這個荒謬的世界的一切便都表示冷淡,都采取一種超然的、“局外人”的態度??梢?,他的這種局外感,就是對于悲劇性的處境的認識結果。小說通過莫爾索的這種令人吃驚的反常心理和冷酷態度,揭露了社會的荒誕和人們的精神危機,說明了絕對的冷漠態度是人們對黑暗社會的一種消極反抗。與此同時,也充分地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而又無可奈何的苦悶心情和悲觀消極的思想。
小說的主要藝術特色之一,是通過人物形象表達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莫爾索認識到“世界是荒謬的”,便有感“人生是痛苦的”,在不得不接受自己生存條件的同時,就只有“選擇”冷眼傍觀、毫無所謂的態度,使自己在認識上獲得“自由”。小說運用三重對照的手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人物的態度與人物境遇對照,即是通過人物主觀態度與客觀境遇的極端矛盾的描寫,用以肯定莫爾索這個“局外人”的形象;人物間不同態度的對照,則是通過別人對事件的積極態度和莫爾索的消極態度的描寫,更好地突出了莫爾索的“局外人”的性格特征;人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反應的對照,又是通過莫爾索對生理需要多于情感依戀的描寫,說明莫爾索不是社會的人,而只是自然的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局外人”。
上一篇:《尼雅爾傳說》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巴馬修道院》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