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92—1822
【介紹】:
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出身貴族家庭,畢業于伊頓公學并入牛津大學深造。他反對學校體罰學生,并大量閱讀進步書刊,受到盧梭和葛德汶兩人思想的影響,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立志反對專制,改造社會。不久就因發表反宗教的小冊子《無神論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而被開除學籍。雪萊被迫前往倫敦,結識了哈麗特·威斯特布魯克,并與之結婚,但婚姻并不幸福。1812年,雪萊到愛爾蘭參加民族解放運動,發表《告愛爾蘭人民書》(Address to the Irish People),收效甚微。雪萊又寫了《權利宣言》(A Declaration of Rights),企圖在英國實現他在愛爾蘭未獲成功的解放,也慘遭失敗。次年,詩人發表了第一部長詩《麥布女王》(Queen Mab,1813),蒙受損失。隨后,他和葛德汶的女兒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汶,即后來的瑪麗·雪萊相戀,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糾紛,并被剝奪了哈麗特所生兩個子女的監護權。此后,雪萊前往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并在意大利結識了拜倫。1818年,他被迫永遠離開英國,定居意大利,開始了和濟慈的友誼,但不久就因后者的不幸逝世告終。1822年,雪萊在看望利·亨特返回的途中突遇風暴,不幸溺死,終年三十歲。雪萊在意大利僑居的幾年是他創作的高峰時期,他的許多著名詩篇都是這個時期完成的。比如《伊斯蘭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7)、《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19)、《阿多尼》(Adonais,1821)等。此外,雪萊還寫了一系列激勵人們戰斗熱情的政治詩和鞭辟入里的諷刺詩,如《致英國人民》(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1819)、《一八一九年的英國》(England in 1819,1819)、《專制魔王的化裝游行》(The Masque of Anarchy,1819)等;以及不少基調歡快,音韻美妙的抒情詩,如《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1819)、《云雀頌》(Ode to a Skylark,1820)、《哀歌》(A Dirge,1822)等。在文藝理論方面,雪萊寫有著名的《詩辯》(A Defence of Poetry,1821)以及大量有關哲學、政治的散文作品。雪萊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對人類的真摯熱愛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評價。
上一篇:《阿諾德,馬修》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雷恩,克萊格》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