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54—1600
【介紹】:
詩人、學者,出生于肯特郡的名門望族家庭。他祖父是公爵,父親亨利·錫德尼爵士,曾三度擔任愛爾蘭總督。母親瑪麗·達德利是諾森伯蘭公爵的女兒。他畢業于牛津大學,游歷了歐洲大陸,并結識了許多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人文主義學者。他也是當時有名的作家、朝臣、外交家和士兵。他與當時著名的詩人斯賓塞交往甚密。1582年,伊麗莎白女王封錫德尼為爵士,1585年又委任他為荷蘭海岸行省弗拉辛的總督。在聚特芬戰役中,錫德尼身負重傷,不久去世。斯賓塞于1587年寫了一首挽詩《愛星者》以表示悼念。他的代表作有十四行組詩《愛星者和星星》(Astrophel and Stella),共一百零八首,寫于1580年至1584年之間,1591年出版。這是伊麗莎白時代英國最早的一部十四行組詩,可以說錫德尼開了英國十四行組詩的先河,以愛情為主題,這首詩無論是內容和形式上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對后來的英國詩人的作品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重要文論作品是《詩辯》(Defence of Poesie),寫于1580年至1583年之間,1595年出版。當時英國有一個名叫斯蒂芬·高森的清教徒作家,寫了一本宣傳單題為《騙人學校》,攻擊劇作和大眾文學,認為他們蠱惑群眾,敗壞社會風尚。他將這部作品獻給錫德尼。錫德尼寫《詩辯》予以駁斥。《詩辯》在西方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錫德尼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文藝理論,認為一切藝術不僅是模仿現實,更是反映現實,來表現善和惡,其目的在于教育群眾,詩歌的功能就是寓教導于娛樂之中和對群眾的影響。錫德尼另外一部重要作品《阿卡迪亞》(Arcadia,1590),是應他妹妹瑪麗(彭布羅克伯爵夫人)的請求寫的一部牧歌傳奇,他將傳統的騎士傳奇與牧歌詩體相結合,以“在一群仿佛永遠不會老去的吹簫牧童”為背景講述了有關愛情、騎士、戰爭、背叛、激情和陰謀的故事。它并沒有很多對故事情節的描寫及對人物生動的刻畫,但它一出版就受到很大的歡迎,對后世的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像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和《冬天的故事》都取材于這部作品。
上一篇:《金斯利,查理》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阿登,約翰》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