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誕生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1,愁無際,和春付與東2流水。
九十光陰3能有幾?金龜4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5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朱服·漁家傲
完全讀懂名句
1﹒戀樹濕花飛不起:樹枝上的花兒沾著雨水,無法飄飛。2﹒東:一作西。3﹒九十光陰:謂九十天春光。4﹒金龜: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賀知章嘗解金龜換酒酬李白。5﹒沽酒:賣酒。
小雨絲絲,風兒細細,千萬人家的楊柳都籠罩在一片青煙綠霧中。這雨絲依戀著春樹,淋濕了花瓣,不讓它飛起來。愁緒無邊無際,連同春天一起隨著東流水悠悠而逝。
三春總共九十天,能有多久?就算把大官佩戴的金龜解下來換成酒,也無法將春光挽留。托話給東陽城的酒家說要買酒,還是大醉一場,將今日的歡樂換做他年的淚水。
詞人背景小常識
朱服(公元1048—?)雖然不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但也與蘇軾過從甚密,據說蘇軾臨死前的最后一首詩就是寫給朱服的,《夢中作寄朱行中》(行中是朱服的字):“舜不作六器,誰知貴玙璠。哀哉楚狂士,抱璞號空山。相如起睨柱,投璧相與還。何如鄭子產,有禮國自閑。雖微韓宣子,鄙夫亦辭環。至今不貪寶,凜然照塵寰。”可見蘇軾對于自己連累一票人覺得頗自責。
朱服跟蘇門四學士其他人一樣,因接近蘇軾而遭新黨排斥,而開始貶謫的命運。朱服曾經被貶到泉州、廣州的南邊沿海地區。而很有趣的,中國最早關于使用指南針進行海上導航的史料記載,就是出自于跟朱服一起前去的朱彧(朱服的兒子)所著關于廣州見聞的書《萍洲可談》:“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名句的故事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一副江南雨景,煙雨蒙蒙的迷茫模樣。這樣的細雨綿綿的結果是“戀樹濕花飛不起”,否則,沒有下雨的江南,應該是柳絮紛飛的景象吧。既然是“煙雨江南”,又該配合什么樣的心情?當然是“愁無際”的傷春惜春。
春光好好的,為什么要傷春惜春?“九十光陰能有幾”,春光再怎么美好無瑕、讓人留戀,還是只有九十天。為了不辜負春光,酒永遠是最好的惜春之伴。學學賀知章解下金龜去換好酒,雖然用盡所有金龜,恐怕還是挽不住春光的手。“喝吧,盡情地醉一場。”別再去想春光太匆匆的愁心事了。會揪人心肝的憂愁就留給不是春天的日子再去慢慢涕淚。
“而今樂事他年淚”這句話有幾個表兄弟,一是姜夔的“少年情事老來悲”(《鷓鴣天》)、二是周端臣的“料今朝別后,他時有夢,應夢今朝”(《木蘭花慢》)。而曾經是朱服門下客的方勺也曾提到這句話說:“公往往乘醉大言:你曾見我‘而今樂事他年淚’否?蓋公自謂好句,故夸之也。予嘗心惡之而不敢言。后得罪貶興國軍以死。流落之兆,已見于此詞。”(《泊宅編》)可見詩人的情感豐沛,但卻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賞的?????????????????????????????。
歷久彌新說名句
“金龜解盡留無計”中的“金龜換酒”的典故,是稱李白為天上謫仙人的賀知章,曾經拿金龜換酒酬李白。賀知章,人稱酒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第一位詠的就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但也有因酒而差點送命決裂的故事。《三國演義》曾記載,劉備蟄居于曹操之處時,“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有一天,曹操看見枝頭掛滿了青青梅子,又值煮酒正熟,就叫人請來劉備,“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對飲之間,曹操說:“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劉備當然不愿意談論這個問題,又無法推托,只好胡亂地提出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等人的名字。曹操卻認為這些人都算不得英雄,他的看法是:“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用手指指劉備,又指指自己,斷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萬萬沒有料想到,曹操竟然看破了自己的韜晦之計,了解自己的志向,不由得大吃一驚,以至于失手把“箸”(筷子)掉落在地上。幸虧當時正好“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才急中生智借口以“圣人迅雷風烈必變”,才把自己的失態掩飾過去;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成語“青梅煮酒”就是由于這個故事而產生的,用來指稱臧否人物,縱論天下。
無論是因酒而成就好事,還是因酒害事,相信酒這個杯中物,永遠不會缺少知己,而人也會一直繼續制造各式各樣與酒有關的傳奇。
上一篇:《欲說又休,慮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觴》名句鑒賞
下一篇:《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