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
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卷二《絕句》已介紹。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三月,杜甫攜家人乘舟抵江陵(今湖北荊州江陵),住在堂弟杜位宅中,秋天移居公安(今湖北公安),暮冬離公安,歲暮至岳陽(今湖南岳陽),泊舟岳陽城下,寫了《登岳陽樓》詩。“岳陽樓”,為岳陽城西門樓,高三層,為開元年間岳州刺史張說建,下臨洞庭湖,視野廣闊,為游覽勝地。
首聯扣題寫登岳陽樓的宿愿已償。起句寫對洞庭水勢浩大壯觀早已有所耳聞,因此登岳陽樓乃宿愿。次句寫今天終于登上了岳陽樓,宿愿得償,則心情快樂不言而喻。所以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二十二說:“‘昔聞’、‘今上’,喜初登也?!边@兩句詩采用極其流暢自然的流水對,也恰到好處地表達了這種快樂心情。
頷聯寫登岳陽樓所見洞庭湖的宏偉壯闊景象。三句寫洞庭湖在東南方向裂開一道豁口,湖水浩浩蕩蕩直奔吳、楚兩地而去。“吳楚”,春秋時期兩個諸侯國,其所在地域相當于長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一帶。坼(chè),裂開。四句寫日月星辰以及君山等日夜在洞庭湖面上浮動,《水經注·湘水》稱:“洞庭湖水廣八百余里,日月出沒其中。”
后四句抒情。五句感嘆自己之無助,沒有一點親戚朋友的消息,自己陷入了走投無路的境地。面對洞庭湖之偉大,深感自己之渺小,這也是人之常情。六句感嘆自己之老病,“有孤舟”,表面上用了肯定的說法,實際上是說自己無依無靠,無家可歸,只有一條孤舟作為自己的棲身之所。“老”,杜甫時年57歲,他59歲就去世了?!安 ?,當時杜甫患有肺病、風痹等疾病。所以頸聯兩句詩寫得極為沉痛。
尾聯寫詩人憂國憂民的情緒。上句寫他還在關心著西北邊疆的戰爭。“戎馬”指戰爭,如代宗大歷二年(767)九月吐蕃寇邠州、靈州。十月,朔方節度使路嗣恭破吐蕃于靈州城下,吐蕃敗走。大歷三年(768)八月吐蕃分兵入寇靈武、邠州。邠寧節度使馬璘擊敗之。九月,朔方騎將李晟、白元光收復靈武、鳳翔、臨洮,吐蕃大敗,逃走,京師解嚴。“關山北”,此處泛指祖國的西北地區。下句寫杜甫憂國憂民憂己,于是憑著欄桿流下了傷心的眼淚。“軒”,堂之前沿,外周以欄?!疤殂簟?,眼淚。
這首詩好在寫出了詩人感情的變化,作者經過長時間的期待,終于登上岳陽樓,見到了洞庭湖的壯麗景色,于是感到十分高興,應當說這是真實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看著看著,他想到了自己走投無路,想到了國家動蕩不安,想到了西北地區還在打仗,他感情起了變化,以至于“憑軒涕泗流”,這同樣也是真實的,可以理解的。清黃生《杜詩說》卷五注意到這種變化,分析道:“前半寫景如此闊大,轉落五、六,身事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結語湊泊極難,不圖轉出‘戎馬關山北’五字,胸襟氣象,一等相稱,宜使后人閣筆也?!?/p>
上一篇:程 顥《游月陂》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ā镀粕剿潞蠖U院》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