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七絕·三衢道中》千家詩賞析
曾幾〔二〕
梅子黃時(shí)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三〕。
綠陰不減來時(shí)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一〕三衢:山名,在今浙江衢州境內(nèi)。
〔二〕曾幾(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號(hào)茶山居士,祖籍贛州(今江西贛州),先人徙河南縣(今河南洛陽),遂為河南人。早年從學(xué)于舅氏孔平仲、孔武仲,入太學(xué),有名聲。北宋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提舉淮南東路茶鹽公事等職。曾客寓上饒茶山七年,因號(hào)“茶山居士”。紹興二十五年(1155)秦檜死,重新起用為浙西提刑,遷秘書少監(jiān),擢尚書禮部侍郎。孝宗朝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謚文清。曾幾一生“積學(xué)潔行,風(fēng)節(jié)凜凜”,其近體詩輕快清新,饒有情趣,趙庚夫《讀曾文清公集》說:“新如月出初三夜,淡比湯煎第一泉。”有《茶山集》。
〔三〕小溪泛盡卻山行:坐船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改走山路,極寫游興濃。
【點(diǎn)評】這是首記游詩,首句寫梅子時(shí)節(jié)本來多雨,而此時(shí)卻又難得的晴天,所以能盡情游賞,次句借寫游蹤寫盡興之樂,后兩句寫返途興味不減,抒寫了愉悅的心情。
上一篇:朱淑貞《七絕·即景》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七絕·閑居初夏午睡起》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