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
木斧
悄悄地蘊蓄著
一片青色的竹林
許是天真的幻夢吧?
驀地再看她一眼
又長高了一節
(選自《全國詩歌報刊集萃》1989年卷)
【賞析】
我國以筍為吟詠對象的詩作頗豐,著名的如李商隱的《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于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心。”他寫的是筍的可愛、可貴,和被食用的可惜、可嘆。這與木斧詠筍詩的感情基調是一致的。
這首詠筍詩由實入虛,一波三折,寫的別致而動情。
開頭是寫實:一片嫩筍蘊蓄著并預示著未來的一片竹林。這正是筍的可愛處和可貴處。它的可愛和可貴是由竹的可愛和可貴決定的。竹不僅有實用價值,更主要的是它的品格、它的高風亮節。如我們歷來將松竹梅并稱為“歲寒三友”,贊頌竹子“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云處總虛心”等等。
第二節,作者針對前一節陡轉筆鋒,發出了“許是天真的幻夢吧”的疑問。這一問,又為下一節“答案”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第三節的“答案”用的不是語言,而是筍“又長高了一節”的事實。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我們常說“事實勝于雄辯”,用事實來回答,不是比用語言來回答更有說服力么?況且,這“又長高了一節”的事實是在“驀地再看她一眼”的剎那間呈現的,又說明了由一片嫩筍長成“一片青色的竹林”不僅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是指日可待的。
(謝文利)
上一篇:方旗(臺灣)《海上》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李佩徵(臺灣)《維納斯塑像》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