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①。虎踞龍蟠何處是②?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③。片帆西去④,一聲誰噴霜竹⑤?
卻憶安石風流⑥,東山歲晚⑦,淚落哀箏曲⑧。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⑨。寶鏡難尋⑩,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注釋
①斛:古代的一種容器,能裝十斗。
②“虎踞”二句:形容南京地勢險要。
③“柳外”三句:隴,田埂。喬木,高大的樹木。
④片帆:孤帆。
⑤噴霜竹:吹笛子。噴,吹氣。
⑥安石:東晉謝安,字安石。
⑦東山歲晚:謝安曾寓居于會稽東山。
⑧淚落哀箏曲:謝安在晉孝武帝時任宰相,后來受饞被疏遠。一次,孝武帝召宴,謝安在座。擅長音樂的桓伊彈箏唱歌,替謝安表白忠心,聲調慷慨。謝安聽完,淚下沾襟。孝武帝亦頗有愧色。
⑨“兒輩”二句:寫謝安出任宰相未被疏前,派弟弟謝石和侄兒謝玄領兵八萬,在淝水大敗前秦苻堅九十萬大軍的事。當捷報傳到建康,謝安正在和別人下棋。他了無喜色,仍下棋如故。別人問他戰況時,他才漫不經心地答道:“小兒輩遂已破賊。”這段歷史,本來說明謝安主持國事沉著與矜持,可是辛棄疾改變了它的原意,把詞意變成:建立功名的事,讓給小兒輩干吧,我只需整天下棋消磨歲月!
⑩寶鏡:唐李?《松窗雜錄》載,秦淮河有漁人網得寶鏡,能照見五臟六腑,漁人大驚,失手寶鏡落水,后遂不能再得。這里借用此典,意在說明自己的報國忠心、保國之才無人鑒察。
11、碧云將暮:南朝梁江淹《休上人怨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這里指天黑了,沒有朋友到來,表達自己的孤寂。
12、杯中綠:代指酒。
13、“江頭”二句:不僅寫出江上波濤的險惡,也暗示對時局險惡的憂慮。
賞析
此詞作于乾道四年或五年。辛棄疾南歸已七年,仍未建功立業。登賞心亭,覽六朝古跡,不禁感慨萬千。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危樓”和“千斛”,都渲染了一種不平靜的心境。所謂“閑愁”,不過是作者故作輕松之筆,其實充滿有志之士無處報國、不能排遣的深深憂愁。它與“千斛”正好形成有意的對照,如果真是閑愁,又豈能一飲千斛酒。“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形容南京地勢險要。據《金陵圖經》載,諸葛亮評論金陵地理形勢時說:“鐘阜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在詞人看來,如今卻充滿敗亡的氣息。“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這幾句寫日暮風急的景象。“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北宋黃庭堅《念奴嬌》詞有“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之句,“霜竹”代指竹笛。在黃庭堅的詞里,是以“聲噴霜竹”贊揚善于吹笛的“孫郎”孫彥立,同時寫出自己身處貶謫中而不衰颯的豪邁之氣和瀟灑襟懷,辛棄疾詞則是以日暮笛聲表達悲涼之情。
下闋“卻憶”五句,用謝安建功立業卻受饞被疏事,不難看出其中包含著詞人壯志未酬、虛度年華的苦悶和憤慨。“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這三句又從歷史轉到現實,詞人用尋覓不到“寶鏡”、夜幕降臨、無人勸酒,暗喻壯志忠心不為人知、知音難覓的苦悶。“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這兩句不僅寫出江上波濤的險惡,也暗示對時局險惡的憂慮。
此詞上片寫登樓所見,興起興亡之感,引起愁緒。下片寫金陵人物,并以謝安自比,由上闋愁悶而生悲憤,對自己報國之志受到冷落表示不滿。“長日惟消棋局”也就是《西江月》詞里所寫“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之意。“兒輩功名都付與”也是憤激之語,“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之意。結拍“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詞境陡轉,云濤突起,境界幽遠,暗寓著作者心緒的澎湃不平。
上一篇:辛棄疾《念奴嬌·瓢泉酒酣和東坡韻》賞析、作者表達思想情感鑒賞
下一篇:《水調歌頭·我志在寥闊》賞析、寫作背景、作者表達思想情感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