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①,
遠游無處不銷魂②。
此身合是詩人未③?
細雨騎驢入劍門④。
注釋
①“征塵”,旅行中衣服上所沾的灰塵。
②“銷魂”,此詞含義較豐富,這里大致是使人心迷神動、意有所感的意思。
③“此身”,詩人自指。“合是”,應該是。“未”,表疑問,用法同“否”。
④“細雨”句,唐代李白、杜甫、賈島等均有騎驢作詩的故事。
賞析
乾道八年(1172)冬,陸游由王炎的幕府調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這首詩是在赴成都途中經過劍門關(在今四川省劍閣東北大小劍山之間)時所作。
在寫作此詩之前,陸游一直在南鄭王炎幕中參與軍機要事。同年九月,王炎調回臨安, 由虞允文接替積極北進、力圖恢復的將領王炎。陸游也被調回成都,他感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再一次破滅。
在這一背景下去理解此詩,也許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會:一方面,詩人的天性畢竟是詩人,盡管長期奔波,衣服上沾滿征塵并夾雜著飲酒狂歡的酒痕,但美麗的風光仍然能使詩人“銷魂”;另一方面,詩人的畢生追求是做一番大事業。如此看來,“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是滿含辛酸的詩句。
上一篇:陸游《初夏行平水道中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