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
【原文】
地勝遺塵事[1],身閑念歲華[2]。
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3]。
石亂知泉咽[4],苔荒任徑斜[5]。
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注釋】
[1]遺:忘。塵事:世俗之事。
[2]歲華:指一歲中之美好景物。陳子昂《感遇》詩:“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3]當:正對,映照。
[4]石亂知泉咽:泉流亂石中,聲音幽咽。
[5]苔荒任徑斜:徑斜苔荒而任之不加修葺,見環境之幽僻與瀟灑自得之情趣。
【譯文】
此地風景優美能讓人忘卻世俗,身輕無事不由感念年華。傍晚放晴,清風吹過翠竹,深夜月色映照著繁花。泉水流淌在亂石之中,聲音幽咽;苔蘚叢生,石徑橫斜而不加修葺。欣然自得地彈琴喝酒,渾然已忘卻了自己身在山村。
【賞析】
這首詩寫于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李商隱閑居永樂(今山西芮城)時。詩人目睹春日勝景,在山水之間好似忘卻了紅塵俗世,然最終不過是強作豁達罷了,從標題“自遣”二字即可看出。
首聯寫所處風景優美之地,享受著“閑人”帶來的樂趣,“遺”字意蘊佳,既贊美此地美景,也寄寓淹留感受,與后句“念”相呼應,生發歲月流逝,人生匆匆之感。頷聯承“地勝”與“身閑”而來,描寫晚晴風、竹的雅致,深夜月、花相交映的美景,盡顯文人雅趣。頸聯描寫無人拾掇的荒蕪之景,然卻別有自然意趣,春意盎然。尾聯看似灑脫,卻不經意間流露出借酒澆愁的失意。山家如此之美好,詩人卻已忘卻身在此為樂,可見詩人仍然志在朝堂。
上一篇:李商隱《滯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