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注釋】1.赤壁:在今湖北武昌西南赤磯山,系漢建安十三年孫權與劉備聯軍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所在地。2.東風:赤壁之戰以火攻,適值東南風大作,火乘風勢盡燒北船。3.銅雀:銅雀臺,建安十五年建于鄴城(故址在今河北臨漳),因樓頂飾以大銅雀而得名,為曹操享樂之處,其美姬皆在其中。4.二喬:即大喬、小喬,江東喬公之女,皆國色。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串譯】折斷的畫戟沉沒在泥沙中尚未銷蝕,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隱約看見歷史的刀光劍影。倘若東風不來,周瑜怎么能火燒曹操八十萬水軍而大獲全勝呢?如果三國鼎立的大局不定,想必曹操兩年后在鄴都建造銅雀臺廣羅天下名姬的時候,東吳美人大喬和小喬可能就被深鎖銅雀,春恨無限了。
【賞讀提示】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云人物。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在那一次大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不禁引起了“懷古之幽情”。由這件小小的東西,作者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動亂的時代,想到那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戰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這前兩句是寫其興感之由,后兩句是議論。在赤壁戰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戰勝了數量上遠遠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為在決戰時刻恰好刮起了強勁東風,所以作者評論這次赤壁之戰成敗的原因,只選擇當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因為這次戰役勝利的關鍵最后不能不歸到東風,所以又將東風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卻從反面落筆:假使這次東風不給周郎以方便,那么勝敗雙方就很可能易位,歷史將完全改觀。因此接著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敘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地描繪兩個東吳著名美女將要承受的命運。
前兩句的誦讀要借歷史遺物寫歷史,要必須得看得見、摸得著,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后二句誦讀要借歷史人物隱晦地慨嘆自己生不逢時,要嘆出作者政治家的氣度和眼量。
【推薦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上一篇:《杜牧·清明》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杜牧·過華清宮》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