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欺負”同伴
有的孩子看起來很喜歡“欺負”同伴,其實這是源于他們個性里的領袖型特點。領袖型的孩子堅信所有的事情都應該靠自己,很少依賴別人,甚至希望所有人依賴他們。假如他們發現某些人身上有自己看不過去的行為習慣,或是做了某些他們認為不對的事情,他們就會馬上指出來,完全不考慮具體的情況和周圍的環境,也很少會考慮對方的感受。
當然,孩子的領導才能是各種能力的綜合,在他發揮領導才能的過程中,其綜合分析、創造、決策、隨機應變能力、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
當然,孩子身上所體現的出來的領導才能并不同于成人群體中領導才能。在孩子身上,并沒有體現出過多的權力因素,而是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一個孩子如果具備了一定的領導能力,那么他在交往、應變、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都會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這樣在他身邊的孩子就會對其產生一種親切感、信賴感和佩服感。
小坤從小就是一個孩子王,他好像天生就對權力特別著迷,而且永遠精力充沛。在與身邊的孩子相處時,小坤的支配欲就開始蠢蠢欲動,恨不得把周圍的小朋友都收在自己的麾下,總是指揮他們:“小胖,這次捉迷藏你負責來抓我們,不要偷看啊”“花花,你把我們的衣服拿著,別丟地上了,弄臟了”……而且在與小伙伴相處時,他好像不會考慮其他小朋友的感受。所以,經常有其他小朋友向小坤媽媽告狀:“阿姨,小坤欺負我,嗚嗚……”每每到這時候,媽媽就特別無奈,該怎么辦呢?
小坤是典型的領袖型孩子,在他幼小的心里總以為自己是蜘蛛俠,是拯救全人類的勇士。這種性格的孩子對權力特別著迷,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掌控整個局面,就能獲得安全感和成就感。平時生活中,他們總是精力充沛,而且難以屈服于別人,在他們看來向其他孩子低頭,那就是損耗自己的力量,放棄自己的權利或需要的東西。當然,這會導致他們嚴重的自我膨脹,有時難免會傷害到其他孩子。
領導才能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一個習慣于做孩子王的孩子,他能在未來的人生中扮演獨當一面的角色,甚至帶領自己的團隊,因為他早早地接觸了領導才能的方方面面。另外,領導才能對孩子當下的表現也有很大的幫助,那些具有領導才能的孩子往往擔任了學習上的領導者,如班長、中隊長之類的職務。而且,他們在課余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領導才能甚至比智力或學習成績更能準確地預測他們將來的成就。
假如孩子具備領袖型性格,或者其領袖型的氣質嶄露了頭角,那父母則應該予以其正確的引導。若孩子沒有這樣的性格特征,那父母也可以通過有效的辦法培養其領導才能。
小貼士
1.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領導者總是吩咐別人來做事,這就需要領導者具有比常人更優秀的溝通能力。領導者要有理解別人的能力,與人溝通,協調同伴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解決發生在內部的分歧,讓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這樣,領導者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在家庭活動中,鍛煉孩子小主人的意識,讓孩子懂得理解別人、團結別人,培養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大多數孩子都有一定的依賴性,這其實是他們喪失自信的一個表現。孩子缺乏了自信,因而總不敢單獨去完成一些任務。所以,當父母吩咐孩子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學會鼓勵孩子:“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得到的。”如果孩子取得了成功,父母要給予夸獎:“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當孩子聽到了這樣的話,自信心就會大增。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自信,他就能夠獨立思考、獨立行動,更愿意參與同齡孩子的活動,而且有一種必須成功的勁頭。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信心,他就會有自信去領導自己的團隊。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領導者是有一定的責任意識的,他會對自己的團隊的成功與失敗所負責。對于孩子來說,他的責任意識就表現在他對自己、對他人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種事情的態度上。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父母不僅要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還需要讓孩子懂得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比如,當他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必須認真完成,這就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
4.培養孩子決策能力和創新能力
父母常常把孩子認為是沒有想法的附屬品,其實,孩子也能夠感受到“自我”和“自我存在”,他們也經常為“什么都得聽父母的”而煩惱。在強烈自我意識的驅使下,孩子渴望獨立行動并開始了決策。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摒棄事事包辦的習慣,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價值判斷等各方面的權利,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指導并幫助孩子獨立自主地發展。
創新能力是一個領導者不可缺乏的素質,其實,創新能力隱藏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即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有一定的創造力。父母應以獎賞的方式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內心的探索欲望,這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且不斷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上一篇:學會放松,才能看到人生的價值
下一篇:孩子處處與父母“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