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交給舞臺
那是在2009年央視春節晚會后的小沈陽,火了!小沈陽原名沈鶴,1981年出身于遼寧省開原市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由于家里窮,小沈陽讀了5年半的書就輟學在家,雖然從未拜師學藝,但生長在東北鄉村的他,時常能看到田間地頭的二人轉表演,聽到錄音機里播放的經典二人轉段子。
加之父母也都會表演二人轉,對他來說唱起二人轉是如此自然的事。上山砍柴、采野菜時,他和哥哥常拿二人轉打發枯燥的時光。
為了不“白瞎”了孩子的藝術天分,小沈陽14歲時,父母一咬牙,借了一筆錢送他去學武術。他和媽媽都天真地覺得學了武術之后能像李連杰、成龍一樣,拍個大片。
第一年,小沈陽學得非常刻苦,可一年3500元的學費,讓家里難以承受。第二年,他跟家里說學武的人都不長個子,堅決不去學了。父母后來才知道,他是怕給家里添負擔才放棄了學習。
為了掙錢,母親趁著農閑出去唱“白活”補貼家用。“白活”就是東北農村辦喪事時,找人去邊哭邊唱。
有一回,小沈陽心疼母親大冬天獨自出遠門太辛苦,就陪著母親一起去,也就跟著干了一回“白活”。
一曲唱完,有位老大哥跟他母親說:“你這孩子正經唱得不錯,跟著你這么唱不白瞎了嗎?電視上說鐵嶺正招生學二人轉呢,把孩子送那里學去吧。”
就是因為這句話,16歲的小沈陽決定出去闖一闖。默默藏著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的念頭,1996年他獨自一人,背井離鄉跑到鐵嶺,闖進了鐵嶺縣劇團。
“當時的學費要1000元,我總共就借到700元,那300元學費只好欠著。”
1999年他學成畢業。第一次正式登臺,是跟著劇團送戲下鄉,唱的是《小拜年》。他緊張得不行,一緊張就愛哆嗦,當時不光腿哆嗦,連嘴都哆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一場戲是怎么哆嗦完的。
一次演出,小沈陽和沈春陽搭檔在吉林唱二人轉。有喝醉酒的觀眾在下面起哄,說演的啥玩意兒,下去吧。見倆人還在臺上接著表演,那人繼續罵。
沈春陽受不了了,愣在臺上就哭了起來。小沈陽心里也不是滋味,還是硬撐著唱了一首思念父母的歌。這一唱,兩個背井離鄉、奮力打拼的年輕人眼淚止不住了。
有一位觀眾站出來打抱不平,說倆孩子這么不容易,罵他們干啥,說著,還掏出了小費,把場面給圓了過去。其實剛到吉林的那段日子,小沈陽差不多天天挨哄,當時“死的心都有了”。
不久,在吉林小沈陽認識了本山傳媒的副總張家豪。在張家豪的引薦下,2006年中秋節,小沈陽拜趙本山為師。拜師時,趙本山對小沈陽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好好干,犯錯誤收拾你。”
在今年央視的元宵晚會上,小品《不差錢》獲得今年“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語言類一等獎。頒獎后,趙本山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把舞臺交給小沈陽。”交給當年那個在靜寂的山溝里清亮亮歌唱的孩子。
10多年前,一個寧靜的午后,小沈陽的小學老師在山路上遠遠望見小沈陽和他哥哥,兩個孩子,正在山溝里唱二人轉。那么投入,沒有一個觀眾,只有藍天、白云和大山。
而今天,小沈陽紅遍了大江南北。“十年磨一劍”,小沈陽把自己交給了舞臺,用勤奮、執著、熱情和汗水,開始了精彩的亮相。
上一篇:成功需要多走幾步
下一篇:木匠出身的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