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一生治學
全祖望,字紹衣,號謝山,學者尊稱為謝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寧波)人。清代學者、文學家。
清朝中葉,蕺山書院正值鼎盛時期,聽講的人很多,以至于學舍都容納不下了。此時講學的人中有我國著名的文獻學家全祖望。
全祖望學識淵博,一生特別喜歡讀書。年輕的時候,曾游歷藏書之處范氏天一閣、謝氏天賜閣、陳氏云在樓,凡遇稀有書籍,一定抄錄下來。雍正七年選貢入都后,更是埋頭不停地抄書。全祖望天資聰穎,四歲的時候,父親就教他讀書,并已能粗解章句。從八歲起,于諸經之外,開始兼讀《資治通鑒》、《文獻通考》,再加上青年時期的勤奮,在當時已經很有名氣,本來可以大有作為,但他并不急于求取功名,而是在講學之余,閉門專心著述。所以,他一生寫了大量文章,尤其是對于鄉邦文獻的搜集和整理,用力頗深,貢獻也最大。為了續補《宋元學案》和對文獻進行搜集整理,他終生矢志不渝。
全祖望學而不倦,他考中秀才后,仍跟本城有名學者董次歐就讀。董次歐博學多才,治學極嚴。學生們多怕他,更不敢向他提出質疑。全祖望雖然極尊敬老師,但在做學問上,不但敢問,還常常與老師爭得面紅耳赤,不弄通就決不罷休。先生對他那坦蕩嚴肅的治學態度,大加贊賞,說:“學問,學問,就該又學又問,互相琢磨,這才像治學態度。只要鍥而不舍地學下去,將來定能成為杰出人才。”
據說全祖望晚年時,許多人推薦他出來做官,但他性情耿直,不愿屈從于當權者,為此得罪了很多人,最后以至于連講學也不能繼續下去,因此而斷了生計,再加上貧病交加,吃飯也成了問題,越到這時,他越加致力于著述。但遺憾的是,盡管他盡了最大努力,直到臨終,續補的《宋元學案》也未能最后定稿。他在貧病交加中帶著終生的遺憾離開人世,但他一生的全部研究成果,卻為后人繼續完成這部書打下了堅實牢靠的基礎。
◆功夫自難處去做,學問從苦中得來。
上一篇:侯瑾苦讀
下一篇:劉勰賣書拜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