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發(fā)·武則天巧解臣怨
狄仁杰自唐高宗朝入仕為官,到武則天稱帝時,就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之職,也就是宰相,武則天對他偵破審理案件,特別是處理要案、疑案才能深為賞識。與狄仁杰同朝為官的婁師德也曾當過宰相。但為一些意見分歧,狄仁杰對婁師德不滿已經(jīng)很久,經(jīng)常排斥婁師德,想把他充外使。武則天發(fā)現(xiàn)兩相不和,很是著急,就想了一個為二人和解的辦法。原來,狄仁杰之所以能當上宰相,是靠婁師德的推薦。于是,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杰,說:“婁師德賢良嗎?”狄仁杰說:“他為將謹慎小心,忠于職守,是不是賢良就不知道了。”武則天又問:“他判斷別人的能力怎么樣?”狄仁杰說:“臣曾經(jīng)和他同僚共事,沒聽說他在這方面有什么突出的才能。”武則天說:“我如此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狄仁杰回答:“我靠文章和道德取得官位,不是那種碌碌無為,依賴他人進身的平庸之輩。”武則天沉默了一會兒,說:“起初我并不了解你,你之所以受到重用,全靠婁師德的推薦,說明他的確很會看人。”說著,把婁師德寫的推薦狄仁杰的奏折給狄仁杰看。狄仁杰一一仔細閱讀,不覺汗顏,因自己對婁師德懷有成見而內(nèi)疚,不知如何是好。武則天從狄仁杰的表情變化中看透了他的心思,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因而沒有說一句責怪狄仁杰的話。狄仁杰走出殿外后,對別人深有感觸地說:“想不到婁公競有如此寬宏大量的涵養(yǎng),他施恩于人,卻從未表現(xiàn)出自夸的神色,跟他相比,我差遠了!”這件事對狄仁杰感染很大,不僅消除了他對婁師德的成見,也促使他更多注重他人的長處。(《新唐書·婁師德傳》)
上一篇:假托王命·假借天意·武三思出榜天津橋
下一篇:分兵合擊·段韶破四軍,威名震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