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平異姓王之戰(zhàn)(公元前0~前195年)
漢高祖五年至十二年(公元前202年至前195年),漢高祖為鞏固劉氏帝業(yè)、先后平定所封異姓諸王的作戰(zhàn)。
劉邦稱帝前后,曾封各有功戰(zhàn)將為王。諸王手控重兵,各據(jù)一方,對漢室有極大的威脅。于是,劉邦在滅項羽后,立即奪韓信兵權(quán),將其調(diào)離齊地,改封為楚王。不久,又將位于中原戰(zhàn)略要地的韓王信徙于太原地區(qū)。
漢高祖五年,燕王臧荼反,劉邦率軍進(jìn)擊,敗之于龍邑(今河北曲陽西)、易下(今河北易縣南),九月破廣陽(今北京)俘臧荼,以太尉盧綰為燕王。六年十月,人告楚王謀反,劉邦以巡狩為名,乘韓信至陳(今河南淮陽)謁見時將其逮捕。先降為淮陰侯,后被呂后殺死。正月,遷至?xí)x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的韓王信,移治馬邑(今山西朔州),七月間降匈奴,率軍攻破晉陽,九月進(jìn)至銅鞮(今山西沁縣南)。十月,劉邦率軍30萬北上,大破韓軍于銅鞮。韓王信退廣武(今山西代縣西南)與匈奴軍聯(lián)合,并另立趙利為趙王。十一月,漢軍擊敗其聯(lián)軍后,進(jìn)至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十二月留樊噲等守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劉邦返長安。九年,劉邦廢趙王張敖,以代王劉如意為趙王,并任陳豨為代相,監(jiān)趙、代之軍。
十年(公元前197年)九月,陳豨自稱代王,率趙、代兵并與韓王信、趙利等聯(lián)合反漢。十一年冬,漢軍分兩路平叛:劉邦自率東路軍從邯鄲(今屬河北)出發(fā),分兵擊敗襄國(今河北邢臺)、聊城(今山東聊城西北)、曲逆(今河北順平東南)叛軍后,集中兵力攻破真定(今河北正定南),陳豨、趙利北逃與韓王信合兵。此時,周勃所率西路軍從晉陽出發(fā),已攻占馬邑,與追擊陳豨的樊噲軍會合,先破韓軍于參合(今山西陽高南),斬韓王信;后又滅陳豨軍于靈丘(今屬山西)。劉邦返長安后,又以梁王有謀反嫌疑、派使臣將彭越逮捕,先廢為庶人,后將其殺死。
淮南王英布于十一年七月舉兵反。在富陵(今江蘇洪澤西北)擊殺荊王劉賈,又在徐縣(今江蘇泗洪南)、僮縣(今江蘇泗縣東北)之間擊敗楚王劉交。劉邦率軍出關(guān),命齊王劉肥率軍南下,合擊英布于蘄縣(今安徽宿州南)西,大破之。英布逃江南,為長沙王誘殺。燕王盧綰見異姓王均被殺,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二月亦反。周勃率軍在薊和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敗燕軍,盧綰逃奔匈奴。至此,除長沙王吳芮外,諸異姓王全被消滅。
西漢帝系表
上一篇:《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公元前01~前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西漢形勢(公元前7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