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父背道而馳 三遇恩詔授世職
達爾漢(?—?),又名“達拉哈”,明烏接部女真人,姓那拉氏,系布占泰的長子。
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在那場殊死決戰中,因被俘而變成降兵。戰后,被收編為佛滿洲整白旗份,隨努爾哈赤去了赫圖阿拉城。走之前是烏拉兵,去之后是后金兵。走前去后,都是個驍勇。
后金崇德七年(1642),以世職云騎尉身份,隨阿巴泰(努爾哈赤第七子)征明,圍松山(今遼寧省凌海市松山鄉),擊敗了來犯佛滿洲鑲紅旗兵營的明軍。
清順治元年(1644),隨庶伯外甥多爾袞入關,爭操闖王李自成,因功授世職騎都尉。七年(1650)、九年(1652)期間,三遇恩詔,晉世職二等輕車都尉。后無下文。
一據今遼寧省清原縣大孤家子鄉滿族《那譜》記載:布占泰,傳八子:長達爾漢(佐領、二等輕車都尉),次達打木,三阿拉木(佐領),四巴顏(賜號“巴圖魯”),五布顏圖(世職騎都尉、云騎尉),六茂墨爾根(郡馬),七綽奇納,八噶達渾(護軍恭領)。
二據今吉林省九臺市莽卡鄉沿江村滿族《趙譜》記載:布占泰,傳八子;長打拉哈(都統兼佐領),次達拉木,三阿拉木(佐領),四巴顏,五布顏托(騎都尉、云騎尉),六茂墨爾根(賞貝子、多倫哥哥旗佐尉),七嘎圖渾(巴雅喇參領兼佐領),八洪匡。
將上述《兩譜》比較后,不難發現,同異相半。
尤為重要的是,當年烏拉部滅后,布占泰自身外逃葉赫部了,而家子八人誰也沒有從父流亡葉赫部。除洪匡(?)一人年幼留居北走江北沿江外,其余七位家子全部降去了赫圖阿拉城。
洪匡其人,到底是誰?趙氏家族人自己也說不清楚。
上一篇:襲伯父侯爵殊榮 “四十功臣”傳美名-烏拉街歷史文化
下一篇:兄終弟及襲世職 老兵新傳于軍中-烏拉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