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降歸襲父蔭 定罪未遂任將軍
喀喀木(?—1668),明烏拉部女真人,姓薩哈爾察氏,祖籍地伯都納(今吉林省松原市伯都鎮(zhèn)),只冠漢字單姓為“莫”。
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部滅祖降。戰(zhàn)后,被收編成佛滿洲鑲黃旗份,從家父塘阿禮一道去了赫圖阿拉城。塘阿禮,走之前是兵,去之后還是兵。
塘阿禮(?—1631),當年是率全氏族人一次性歸服的,所以被努爾哈赤得以厚愛,賞他一個完整的牛錄單位,有幸首任牛錄額真(箭主),功授世職騎都尉。從努爾哈赤西去赫圖阿拉城之后,接二連三地攻打明錦州、松山、杏山三城。戰(zhàn)后,功晉世職三等輕車都尉。
后金天聰五年(1631),從去東海女真瓦爾喀部(今琿春市境內(nèi))收服降民時,途中與野獸相遇,因射殺失誤,不幸被棕熊咬成重傷后而死。事發(fā)后,由家子喀喀木承襲佐領和兩個世職殊榮譽號。
喀喀木,在承襲父蔭的基礎上,于后金崇德三年(1638),由佐領晉升為吏部理事官(僅次于侍郎)。五年(1640),從征東海女真人虎爾哈部于黑龍江流域。在戰(zhàn)役中,是他督兵破木城(木柵筑的城墻)之后,入城斬首三百,戰(zhàn)俘一百三十人的。七年(1642),從征明,圍錦州城,攻松山城。期間,由于他率領的本旗本族之兵,不守軍紀,而他本人又未從中察覺出來,所以處降到世職騎都尉。八年(1643),又因功授吏部參政。
清順治元年(1644),隨多爾袞入關,追剿闖王李自成。三年間,戰(zhàn)功卓著,升授本旗副都統(tǒng)、加世職騎都尉兼吏部侍郎。
四年(1647),以副都統(tǒng)身份率清軍入四川,進鄖陽城(今四川省鄖縣縣城),攻房城(今四川省房縣縣城),迫使明總兵王光恩之弟王光泰敗走蜀地。戰(zhàn)后,率部駐入了鄖陽城。五年(1648),率部移駐荊州城(今湖北省江陵市市城)。六年(1649),被順治帝召回京城。七年(1650),功晉三等男爵,依舊是本旗的鑲黃旗副都統(tǒng)。
八年(1651),率兵進剿蒙古鄂爾多斯叛兵。九年(1652),率兵出師寧夏,將鄂爾多斯部部長多爾濟斬首于賀蘭山下,同時劫獲駝、馬數(shù)百匹,牛千頭,羊萬只。戰(zhàn)后,升任鎮(zhèn)守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總管。十年(1653),獲譽號為“靖南將軍”。這一年,又率部出師廣東,平李定國叛兵,逼迫時駐潮州城(今廣東省潮州市市城)的總兵郝尚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井自殺。戰(zhàn)后,率兵駐防于江寧城(今江蘇省南京市市城)。十六年(1659),民旗英雄鄭成功率兵攻清,一破鎮(zhèn)江(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市城),二破瓜州(今江蘇省揚州市瓜州鎮(zhèn)),再沿長江而上,攻打江寧城。
喀喀木,以靖南將軍身份,命總督郎廷佐、提督管效忠二人,出兵阻戰(zhàn),而他自己晝夜死守于江寧城。至此,迫使鄭成功率兵遁向東海。事后,因鎮(zhèn)江、瓜州兩城失陷被定罪,又因功大于過而未遂。
康熙元年(1662),一改“總管”為“將軍”,于是成了鎮(zhèn)守江寧城的將軍。七年(1668),因南征北戰(zhàn)、東殺西拼近四十載,勞累成疾,死于任所。之后,由家子喇揚阿承襲父蔭兩個世職。史無下文在《喀喀木傳》中,附記一人,他們是父子關系。在官位上,江寧將軍(從一品,武職)一人。歷史是,如果當初真的將他治罪身死,今天的江寧史則要改寫了!
上一篇:祖父余蔭父未襲 孫襲祖蔭任將軍-烏拉街歷史文化
下一篇:襲伯父侯爵殊榮 “四十功臣”傳美名-烏拉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