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除異己: 崔琰被曹操賜死》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中尉崔琰把巨鹿人楊訓推薦給曹操,曹操禮貌地征召和任用了他。曹操進爵為王之后,楊訓作表為他歌功頌德。有人嘲笑楊訓輕浮虛偽,世間少有,又說崔琰推薦人不當。崔琰從楊訓那里把上表底稿取來看過后,給楊訓寫信說:“假如不用表,事情就好了。什么時代啊!總有一天會改變的。”崔琰的本意,是譏笑那些亂議論的人太苛求,而不通情理。當時有與崔琰不和的人,上告崔琰“性情孤傲,目空一切,心懷怨憤,誹謗朝廷,信中隱含著對朝廷的不恭敬。”曹操很氣憤,下令把崔琰逮捕入獄,處以剃光頭發服苦役的刑罰。那個告發崔琰的人又說:“崔琰雖作苦役,仍然吹胡子瞪眼對著賓客,似乎心懷不滿。”曹操因此命令崔琰自殺。
尚書仆射毛玠對崔琰無辜而死很傷感,心中悶悶不樂。又有人告發毛玠怨憤誹謗,曹操遂下令將毛玠也逮捕入獄,侍中桓階、和洽都為他辯解,曹操不聽。桓階請求查清事實,魏王曹操說:“告發他的人說,毛玠不但誹謗我,而且為崔琰之死感到怨憤。這完全喪失了君臣的恩義,不顧法紀為處死的故友怨憤,僅這些行為,恐怕也難以容忍吧。”和洽說: “假如事實確實如告發人所說,毛玠罪過的確深重,天地難容。我不是強詞奪理地為毛玠辯護,破壞臣下對君王絕對服從這一最高準則。以毛玠多年受到您的寵愛和信任,為人正直公正,忠心耿耿,被很多人忌憚,不應做出違法的事。然而人的思想難免會發生變化,還應詳細審查,再次把事實搞得更清楚。當今圣上大恩大德,不會因為關系到君臣的倫理,就使是非曲直混淆。”曹操說:“所以不加審查,是要使毛玠和告發的人都得以保全。”和洽回答說:“毛玠如確實有誹謗主上的言論,應該斬首示眾;如果沒有,告發的人就是誣陷大臣,混淆主上的視聽,不加審查,我認為不妥。”曹操終于不再追究,毛玠被放了出來,后來在家中去世。
那時,西曹掾、沛國人丁儀得勢,毛玠被捕,丁儀起了很大作用,群臣都很怕他,不敢正眼相視。唯有尚書仆射何夔以及東曹屬東莞人徐奕不依附丁儀。徐奕遭丁儀讒毀,被派往外地任魏郡太守,多虧桓階的幫助,才得以幸危。尚書傅選對何夔說:“丁儀已經迫害了毛玠,您還是低低頭吧。”何夔回答說:“做事不義,恰恰害了自己,怎么能夠害別人!況且內心奸險的人,在圣明的朝廷中,能夠長得了嗎?”
崔琰有位堂弟名崔林,曾經和陳群評論冀州的人物,推崔琰為第一; 陳群則認為崔琰的才智還不足以保護自己而加以貶低。崔林說:“大丈夫只看有沒有機遇,難道像各位一樣,就算高貴了嗎?”
曹操自毀智士,愚不可及。崔琰不能避禍缺少韜光養晦之術。
上一篇:《羅織罪名:曹操殺孔融》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聚財致禍:曹操大敗陶謙》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