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奪人: 曹操兵敗滎陽,關東聯軍解體》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董卓在洛陽,袁紹等各軍都畏懼董卓兵力強盛,誰也不敢先行進攻。曹操說:“我們發動義兵,來誅除暴亂之人,如今大軍已經集結,諸位還有什么可遲疑的!假如董卓倚仗皇帝的權威,據守洛陽,向東進軍,盡管他兇殘無道,也會成為我們的大患。如今他燒毀宮殿,強迫天子遷徙,全國震動,不知道該跟從誰,這正是上天賜予我們滅亡董卓的時機,只消一戰就可以平定天下。”于是,曹操率軍向西進發,準備攻占成皋,張邈撥出部分軍隊,派部將衛茲率領,隨曹操一同進軍。曹軍行進到滎陽汴水,與董卓部將玄菟人徐榮的部隊相遇,曹軍戰敗。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騎的馬也受了傷。他的堂弟曹洪把馬讓給他,他不肯接受,曹洪說:“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但不能沒有您!”于是曹操上馬,曹洪步行保護,乘著黑夜逃走,而徐榮見曹操雖然兵少,但奮戰了一整天才敗退,認為酸棗不容易攻破,也率軍后撤。
曹操退回酸棗,見到各路兵馬十余萬,每天只是喝酒聚會,沒有圖謀進取。曹操責備他們,并建議說:“你們如能聽從我的計劃,請袁紹率領河內諸軍進逼孟津,而駐扎酸棗的各位將領則據守成皋,占領傲倉,封鎖軒轅、太谷,控制洛陽外圍的險要地區;請袁術率領南陽軍隊進駐丹水、析縣,攻入武關,以威脅三輔地區。各部隊全都高筑營壘,暫時堅守不戰,多多布置疑兵,將大軍壓境,不可抗拒的嚴峻形勢顯示給董卓,以動搖敵人軍心。以正義之師討伐叛逆之眾,就可以很快平定局勢。如今我們起兵是以正義作為號召,但畏縮不前,使天下人失望,我真為大家感到羞恥!”張邈等不采納他的建議。于是曹操與司馬沛國人夏侯惇等到楊州去召募新兵,集結一千余人后返回,駐扎在河內郡。
不久,駐在酸棗的各路軍馬因為糧食吃盡,四散回家。兗州刺史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相互敵視,劉岱殺死橋瑁,任命王肱兼任東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也起兵討伐董卓,只想與各路將領一道西征,不考慮本州人民的安全。他的軍隊剛開始渡黃河,黃巾軍就攻入了青州。青州地區一向富庶,兵力也很充足,但焦和每次作戰都望風而逃,從來沒有與敵人正面交過鋒。他非常相信占卜、信奉鬼神,他長于高談闊論,但處理政務則賞罰不明,結果全州到處都是廢墟,一派蕭條景象。不久,焦和病死,袁紹派廣陵人臧洪兼任青州刺史,安撫百姓。
從曹操的評論中,更可以知道董卓并沒有高深長遠的韜略。必敗無疑。曹操深明大勢,富有膽略,諸路兵馬的統帥所表現的無能,已與曹操形成鮮明的反差。曹操在其計策未被采用后,深感手中無兵的困難,不依賴任何人,自己擴大武裝,以便最終貫徹自己的宏大計劃,這就能掌握主動,有根有基。以實力相抗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很重要,否則,權力與韜略一旦結合得不好,輕則空有有萬千韜略,遺憾終生,重則觸怒當權者,有著喪命的危險。
上一篇:《先發制人,防患未然》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先聲奪人,兵不血刃》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