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談·岳飛
《岳飛》:岳飛(1103-1142),南宋民族英雄、杰出將領,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務農,家貧力學,事母至孝。熟讀《左氏春秋》,深研《孫子兵法》,有深韜大略。宣和四年(1122年),應募從軍,參加滅遼之役,后因父喪回鄉。四年后,應募抗金,任秉義郎。高宗即位,上書反對南遷,被罷職。隨宗澤守開封,任統制。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他移軍廣德、宜興,屢敗金兵。次年,收復建康(今江蘇南京),立有軍功。紹興四年(1134年),大破金傀儡張邦昌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使。次年,從張浚平定李成叛亂,擊敗楊么起義軍。后駐軍鄂州 (今湖北武昌),聯絡太行義軍,共同抗金。屢次上書,建議大舉北進。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142年1月27日),因 “莫須有” 的罪名被殺害,其子岳云同時被害。有《岳武穆遺文》。
“真千載一期也” ——遺札
南宋紹興七年 (1137年),偽齊傀儡皇帝劉豫被金人拉下馬,敵偽內部矛盾因此激烈。岳飛認為此時正是興仁義之師以吊民伐罪的最好時機,便在抗金前線給南宋當局寫了這封信,建議興兵北伐。信中說:“近得諜報,知逆豫既廢,虜倉卒未能鎮備,河洛之民,紛紛擾擾。若乘此興吊伐之師,則克復中原,指日可期。”岳飛在信中大聲疾呼:“真千載一期也! 乃廟議 (朝廷的議論)迄無定算,倘遲數月,事勢將不可知矣! ”
岳飛像
此信要言不煩,條理清晰,慷慨激昂,氣貫云天。然而偏安于江南一隅的高宗皇帝哪里還有收復中原之心?岳飛屢屢上書,均被置之不理。紹興九年 (1139年),秦檜與金議和,岳飛上表反對,力主收復兩河云燕。次年,金兀術進兵河南,岳飛在郾城大破兀術主力,遂進兵朱仙鎮,收復鄭州、洛陽等地。此時,秦檜求和心切,欲盡棄淮北之地以與金,一日降十二道金牌召他還師。岳飛回臨安后,立即被解除兵權。不久,秦檜授意萬俟卨羅織罪名, 岳飛被誣下獄致死。 其實岳飛最終是死在高宗皇帝手里。 高宗原本就不想北上抗金,如果抗金勝利,救出已為階下囚的徽、欽二帝,他的皇位不就岌岌可危了嗎?
岳飛書札拓本 (局部)
上一篇:楹聯趣談·寇夢碧
下一篇:翰墨趣談·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