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暹》歷史評(píng)價(jià)與正史事跡,《崔暹》人物故事小傳
崔暹(公元?—528年),字元?dú)J,清河?xùn)|武城(今山東武城西)人。世居滎陽(yáng)、潁川間(今河南滎陽(yáng)、禹州)。性猛酷,奸猾好利。以秀才遷南兗州刺史,又歷平北將軍、瀛州刺史。所至貪婪殘忍,為百姓之害。以不稱職守被解還京。后從大都督李崇討武川鎮(zhèn)之友,敗還,建義初年,爾朱榮發(fā)動(dòng)”河陰之變”,崔暹亦遭殺。
〔正史〕
崔暹,字元?dú)J,本云清河?xùn)|武城人也。世家于滎陽(yáng)、潁川間。性猛酷,少仁恕,奸猾好利,能事勢(shì)家。初以秀才累遷南兗州刺史,盜用官瓦,贓污狼藉,為御史中尉李平所糾,免官。后行豫州事,尋即真。坐遣子析戶,分隸三縣,廣占田宅,藏匿官奴,障吝陂葦①,侵盜公私,為御史中尉王顯所彈,免官。后累遷平北將軍、瀛州刺史,貪暴安忍,民庶患之。嘗出獵州北,單騎至于民村,井有汲水婦人,暹令飲馬,因問曰:“崔瀛州何如?”婦人不知其為暹也,答曰:“百姓何罪,得如此癩兒刺史!”暹默然而去。以不稱職被解還京。武川鎮(zhèn)反,詔暹為都督,隸大都督李崇討之。建崇節(jié)度,為賊所敗,單騎潛還,禁于廷尉。以女妓、園田貨元叉,獲免。建義初遇害于河陰。贈(zèng)司徒公、冀州刺史,追封武津縣公。
子瓚,字紹珍。位兼尚書左丞、卒。瓚妻,莊帝妹也,后封襄城長(zhǎng)公主,故特贈(zèng)瓚冀州刺史。子茂,字祖昂,襲祖爵。
《魏書》卷八九
〔注釋〕
①障吝陂葦:圍貪池葦。陂(bei),池塘。
〔相關(guān)史料〕
瑯邪公主名玉儀,魏高陽(yáng)王斌庶生妹也。初不見齒①,為孫騰妓,騰又放棄。文襄遇諸途,悅而納之,遂被殊寵,奏魏帝封焉文襄謂崔季舒曰:“爾由來為我求色,不如我自得一絕異者。崔暹必當(dāng)造直諫,我亦有以待之。”及暹咨事,文襄不復(fù)假以顏色。居三日,暹懷刺②,墜之于前。文襄問:“何用此為?”暹悚然曰:“未得通公主。”文襄大悅,把暹臂入見焉。季舒語(yǔ)人曰:“崔暹常忿吾佞,在將軍前,每言叔父合殺。及其自作體佞,乃體過于吾。”
《北史·后妃傳》下
〔注釋〕
①不見齒:即不齒,行為不軌,為人鄙視。②懷刺:懷藏名刺。謂準(zhǔn)備有所謁見。名刺,即名帖,猶今之名片。
上一篇:《崔善為》歷史評(píng)價(jià)與正史事跡,《崔善為》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嵇永仁妻楊氏》歷史評(píng)價(jià)與正史事跡,《嵇永仁妻楊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