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瑋》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司馬瑋》人物故事小傳
司馬瑋(公元271—291年),字彥度,晉武帝第5子,楚隱王。始封始平王,任屯騎校尉。太康末年,改封于楚,任都督荊州諸軍事、平南將軍,后轉為鎮南將軍。惠帝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任衛將軍,領北軍中侯,加侍中,行太子少傅職,與賈模、郭彰等人共預國政。同年,承賈后旨意,殺死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賈后復以矯詔專殺罪,將司馬瑋殺死。
[正 史]
楚隱王瑋,字彥度,武帝①第五子也。初封始平王,歷屯騎校尉。太康②末,徙封于楚,出之國,都督荊州諸軍事、平南將軍,轉鎮南將軍。武帝崩,入為衛將軍,領北軍中候,加侍中、行太子少傅。
楊駿之誅③也,瑋屯司馬門。瑋少年果銳,多立威刑,朝廷忌之。汝南王亮、太保衛瓘以瑋性很戾,不可大任,建議使與諸王之國,瑋甚忿之。長史公孫宏、舍人岐盛并薄于行,為瑋所昵。瓘等惡其為人,慮致禍亂,將收盛。盛知之,遂與宏謀,因積弩將軍李肇矯稱瑋命,譖亮、瓘于賈后。而后不知察,使惠帝④為詔曰:“太宰、太保欲為伊、霍之事,王宜宣詔,令淮南、長沙、成都王屯宮諸門,廢二公。”夜使黃門賚以授瑋。瑋欲覆奏,黃門曰:“事恐漏泄,非密詔本意也。”瑋乃止。遂勒本軍,復矯詔召三十六軍,手令告諸軍曰:“天禍晉室,兇亂相仍。間者楊駿之難,實賴諸君克平禍亂。而二公潛圖不軌,欲廢陛下以絕武帝之祀。今輒奉詔,免二公官。吾今受詔者督中外諸軍。諸在直衛者皆嚴加警備,其在外營,便相率領,徑詣行府。助順討逆,天所福也。懸賞開封,以待忠效。皇天后土,實聞此言。”又矯詔使亮、瓘上太宰太保印綬、侍中貂蟬,之國,官屬皆罷遣之。又矯詔赦亮、瓘官屬曰:二公潛謀,欲危社稷,今免還第。官屬以下,一無所問。若不奉詔,便軍法從事。能率所領先出降者,封侯受賞。朕不食言。”遂收亮、瓘,殺之。
岐盛說瑋,可因兵勢誅賈模、郭彰,匡正王室,以安天下。瑋猶豫未決。會天明,帝用張華計,遣殿中將軍王宮賁騶虞幡麾眾曰:“楚王矯詔。”眾皆釋杖而走。瑋左右無復一人,窘迫不知所為,惟一奴年十四,駕牛車將赴秦王柬。帝遣謁者詔瑋還營,執之于武賁署,遂下廷尉。詔以瑋矯制害二公父子,又欲誅滅朝臣,圖謀不軌,遂斬之,時年二十一。其日大風,雷雨霹靂。詔曰:“周公決二叔之誅⑤,漢武斷昭平之獄,所不得已者。廷尉奏瑋已伏法,情用悲痛,吾當發哀。”瑋臨死,出其懷中青紙詔,流涕以示監刑尚羽劉頌曰:“受詔而行,謂為社稷,今更為罪。托體先帝,受枉如此,幸見申列。”頌亦覷欷不能仰視。公孫宏、岐盛并夷三族。
瑋性開濟好施,能得眾心,及此莫不隕淚,百姓為之立祠。賈后先惡瓘、亮,又忌瑋,故以計相次誅之。永寧元年⑥,追贈驃騎將軍,封其子范為襄陽王,拜散騎常侍,后為石勒所害。
《晉書》卷五九
〔注 釋〕
①武帝:西晉的建立者司馬炎,公元265—290年在位。②太康: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公元280—289年使用。③楊駿之誅:楊駿,字文長,弘農華陰人,因其女楊芷為晉武帝皇后,企圖獨攬朝政,終為賈后所殺。④惠帝:晉武帝司馬炎次子司馬衷,公元290年即位,在位16年。⑤周公決二叔之誅:西周武王弟管叔、蔡叔聯合紂子武庚發動叛亂,周公率兵平叛、殺死管叔,放逐蔡叔。⑥永寧元年:公元301年。永寧,晉惠帝司馬衷的年號。
上一篇:《厙狄士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厙狄士文》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后唐武帝皇后曹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后唐武帝皇后曹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