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帝李柷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唐哀帝李柷出生在后宮的大內宮,母親何氏時為淑妃,不久被立為皇后。乾寧四年(897) 二月,李柷未滿5周歲,便受封為輝王,改名為李祚。
天復三年 (903) 二月,昭宗宣制,以輝王祚為諸道兵馬元帥,以梁王、檢校太師、中書令朱全忠為副元帥,統領全國軍隊。從此,這位娃娃元帥便與朱全忠結下了不解之緣。
天祐元年(904)八月,朱全忠遣親信蔣玄暉等人趕赴洛陽殺死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脅迫昭宗遷往洛陽) 及其昭儀妃李漸榮、河東夫人裴貞一。何皇后痛苦流涕,跪在蔣玄暉腳下,苦苦哀求饒恕性命,愿以身侍奉。對這樣一位艷麗的美人,蔣玄暉頓生淫念,于是刀下留情,何皇后得以不死。自此以后,兩人的命運便聯結在一起了。李祚當皇帝后,奉何皇后為皇太后,并為她建造了太后宮,取名積善宮,故稱何氏為積善皇太后。
唐昭宗遇害的第二天早朝,蔣玄暉假傳圣旨,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恢復原名李柷。中午時分,又矯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然后遣太子家令李能前往16宅向諸王及宗室報喪。
諸王、宗室及百官到齊后,皇太后差太常卿王溥為禮儀使,舉行了簡單的即位儀式,年僅13歲的李柷登上皇位,是為唐哀帝。
接著,蔣玄暉向百官宗室宣布:昭儀李漸榮與河東夫人裴貞一合伙殺害了昭宗皇帝,懼罪投井自殺,罪大惡極,現將她們追削為庶人。這樣,把弒君之罪轉嫁到死人身上,從而掩飾了朱全忠、蔣玄暉的罪行。究竟是誰殺害了昭宗,宗室諸王和百官大臣當然不會糊涂,但面對朱全忠等人盛氣凌人的架勢,他們竟然不敢哭出聲來。
哀帝少年當政,顯然成為權臣們的玩物。事實上,小朝廷的一切權力完全掌握在朱全忠手里。為了造成篡權的有利形勢以便早日登上皇位,朱全忠開始了大肆殺戮宗室和朝廷大臣的活動。
天祐二年(905)二月,朱全忠指使樞密使蔣玄暉把昭宗的諸子德王李裕等9位親王召到九曲池,舉行鴻門宴。9王不知是計,便開懷痛飲,個個酩酊大醉,蔣玄暉事先布下的劊子手一擁而上,將9位親王用繩索絞死。
在國家破敗的危難之際,朝廷大臣們也偏不自愛,仍在不知廉恥地爭權奪勢。宰相柳璨自進士及第不滿4年,便被朱全忠推上相位。裴樞等幾位宰相自負資望高,極為輕視柳璨,柳璨因而十分痛恨裴樞等朝臣,尋機報復,他竭力討好朱全忠及其心腹,詆毀裴樞等人,使之被遠貶他郡。隨后,柳璨又開列了一張黑名單,把不合己意的朝臣都列進去,對朱全忠說,這伙人喜歡結朋黨,制造是非,留之無益,應盡快除掉。朱全忠的重要謀士李振因屢舉進士不第,便對進士出身的朝官極為痛恨,他也對朱全忠說,唐朝之所以破敗,都是浮薄士人紊亂綱紀的緣故。大王 (朱全忠) 要成大事 (指代唐稱帝),這些人是很大的障礙,不如全都殺掉。朱全忠認為言之有理,便讓哀帝頒布詔書,將裴樞等舊宰相及出身高門、科舉入仕的大朝官30余人,各賜自盡。朱全忠又下令把他們的尸體全部投入黃河。
宗室既除,朝臣亦已清除干凈,整個朝廷全部控制在朱全忠手里。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如何將哀帝的名位“合情合理”地轉移給自己的問題了。
那么采用什么方式讓哀帝把帝位傳給朱全忠而又名正言順呢?上古有堯舜的禪讓,這一直為后世傳作美談,但這似乎太原始了些。隋恭帝與唐高祖李淵的禪位方式則正與現今情形極為相似,朱全忠為他的這一絕妙的發現而欣喜若狂。他急切地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然而,宰相柳璨、蔣玄暉、張廷范等似乎沒能領會朱溫的迫切心情,他們還在與哀帝、皇太后商議要按部就班地經過封大國 (國號)、加九錫、行殊禮,然后受禪的程序,還打算在天祐三年(906)十一月讓哀帝率群臣到南郊舉行祭天大禮。急于登皇位的朱全忠聞訊大怒,認為這是蔣玄暉等與哀帝、皇太后在密謀拖延禪位時間,圖謀不軌。因此,他急匆匆從淮南平叛中趕回大梁 (今河南開封),聲言要改易唐祚。
哀帝聞狀十分害怕,怕的倒不是丟掉皇位。其實,李柷也實在不愿意提心吊膽地當這個傀儡皇帝,在年紀上,正是貪玩的年齡,哪能承受得了這么巨大的壓力呢? 他所害怕的是朱全忠有可能殺他的頭。因此,哀帝立即把祭南郊的活動暫且推遲到明年正月。同時,哀帝又派刑部尚書裴迪去大梁傳達圣旨,加授朱全忠為相國,使之為百官之長,并加九錫之命。然后又責令蔣玄暉去大梁向朱全忠請罪。
看到朱溫仍怒不可解,哀帝十分憂慮,急忙把宰相們找來商量和解的辦法。宰相柳璨說: “現在朱全忠已是眾望所歸,陛下應早日禪位。”哀帝回答說: “朕也是這樣想的,卿可去大梁傳達朕的意愿。”
朱全忠對蔣玄暉等人耿耿于懷,決意要清理這些執政大臣。天祐三年(906)十二月,蔣玄暉被押送河南府處斬,當眾將其尸體焚燒。柳璨問斬于上都門外; 張廷范被處以五車分尸的極刑。他們的家屬、親信皆遭屠戮。
臨刑時,柳璨曾大聲喊道: 負國 (唐) 賊柳璨,該殺該殺! 柳璨發揮朋黨惡習,借朱全忠的威勢,除掉了許多不合己意的大朝官,如今死到臨頭,才明白自己喪盡天良,該殺。
蔣玄暉在殺唐昭宗時,愛惜何皇后的姿色,刀下留情,此后兩人頻繁幽會于積善宮,他們在歡愛之余,也時常議論哀帝及唐王朝的命運。何皇太后激勵蔣玄暉說,哀帝的皇位是無法保住了,遲早要為朱全忠所取代,既然要換作朱氏王朝,為何不能成為蔣氏天下呢?蔣玄暉深受啟迪,于是便與哀帝及諸大臣商議,以祭南郊的活動,來拖延禪位時間。不料想他們的密謀被朱溫的耳目發現,故有十二月之戮。皇太后既然也參與了密謀,朱全忠當然不會放過她,玄暉被殺后,遣親信去積善宮殺死了皇太后何氏。
緊接著,朱全忠下令停止宦官首腦機關樞密使和宣徽南、北院的工作,兩院的官吏全部歸屬中書省,一切公事都必須請示中書。唐中期以來泛濫起來的宦官勢力又一次受到沉重打擊。
天祐四年(907)正月,哀帝遣御史大夫薛貽矩赴大梁慰問朱全忠,貽矩趁機向朱獻禪讓之計,這正合全忠之意,因此,朱全忠頷首應諾。薛貽矩返回洛陽,立即上奏哀帝:“元帥 (朱溫) 同意受禪,陛下應當早日去掉身上的重負,早行禪位之禮。”于是,哀帝下詔準備在二月舉行傳禪大禮。
三月初,哀帝詔告群臣,以宰相張文蔚、楊涉等率領文武百官奉寶綬,赴大梁,禪皇位于朱全忠。
朱全忠受禪稱帝,為梁太祖,立國號梁,史稱后梁(907—923)。持續290年的唐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朱全忠稱帝后,封哀帝為濟陰王,遷往曹州 (今山東曹縣)。第二年,即開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朱全忠派親信殺死李柷,時年17歲,謚曰哀帝,葬于溫陵。后唐明宗時,為其追謚昭宣光烈孝皇帝。
上一篇:哀帝司馬丕
下一篇:唐王朱聿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