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文帝劉淵
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中國古代,一個女人到了生育年齡而遲遲不能生育,就面臨著被趕出家門的危險境地。曹魏嘉平年間(249—254),匈奴左部帥劉豹的妻子呼延氏結婚多年,仍沒有懷孕,其焦躁心情用語言是無法形容的。一天,呼延氏到了龍門,虔誠地跪在地下反復祈禱早得貴子。過了許久,呼延氏正準備起身時,一條長了兩只角渾身閃閃發光的大魚悠然向她游來,好長時間才擺了擺尾巴朝來時的方向游去。龍門游人很多,極少能看到這樣的光景。呼延氏大惑不解,不知是吉是兇,便問身邊的巫婆,巫婆隨口答道:“這是吉祥的征兆。”由于途中勞累,呼延氏回到家中倒頭入睡。一入夢鄉,她就夢到了白天所見到的那條大魚突然變成了一個活人,左手拿著一件有半個雞蛋大的東西遞給了呼延氏,并說:“這是太陽精,吃下去吧! 吃下去保你生個貴子。”說完,悄然消失。呼延氏醒后,馬上把劉豹推醒,向他詳細描述了剛才的夢境。劉豹聽完妻子繪聲繪色的敘述后,一把將她摟在懷里,興高彩烈地說:“好兆頭!好兆頭啊!不瞞你說,以前我曾經找邯鄲張冏的母親相過面,她對我說,你肯定會有子孫,而且他們都很有出息。你的夢完全與她的話相符。”一個月之后,呼延氏發現自己已經懷孕,那股高興勁就別提了。又過了12個月,呼延氏果然生了個兒子,他就是劉淵。
劉淵落地半年多就會說話,從他說話的流利程度和記住父母的話之快來看,他的智商是很高的。7歲那年,呼延氏不幸去世,劉淵悲痛欲絕,哭得死去活來,把左鄰右舍感動得陪著他痛哭流涕。劉淵喜歡學習,幼年就拜上黨崔游為師,學習 《毛詩》、《京氏易》、《春秋左傳》、《孫吳兵法》、《史記》和《漢書》。劉淵在書的海洋中暢游多年,長了不少知識和才干,也產生了遠大志向和抱負。一天,劉淵對同窗好友朱紀、范隆說: “我每讀史書,總感到蕭何、陸賈無武,周勃、灌嬰無文。大丈夫活在世上,即使有一點不知道,也會被君子所恥笑; 有一樣不精通,也不是好漢。我學文雖也學得不錯,但對武就不行了。”從此以后,劉淵發憤練習武功。由于他身材魁偉,有兩只很長的胳膊,手臂也很有力氣,自然是個拉弓射箭的能手,練了沒有多久,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射箭高手。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師彧聽到劉淵的大名后,想親自見識一下劉淵。見到劉淵時,他們不用領教劉淵的臂力和箭法,僅看到劉淵八尺四寸的個頭,三尺多長的胡子,胡子當中那三根三尺六寸的紅紅的毫毛,就竊竊私語道:“劉淵的像貌非同一般,以前可從來沒見過這種人啊!”于是主動和劉淵交了朋友。
曹魏咸熙年間(264—265),劉淵以人質的身份到了洛陽,廣泛結交漢族官僚。司馬氏建立西晉之后,劉淵仍留居洛陽。晉咸寧四年 (278),王渾和兒子王濟又一次向晉武帝推薦劉淵。晉武帝早就聽說了劉淵的名字,但一直沒把他當回事。王渾父子最近又多次神乎其神地吹捧劉淵,晉武帝便以好奇之心召見了劉淵。劉淵見到晉武帝時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把晉武帝說得心花怒放。劉淵出宮后,晉武帝對王濟說:“看劉淵的模樣和神態, 就是由余、 金日也比不上他啊!” 王濟接著說: “陛下的眼力不錯, 如果能對他委以東南軍事重任,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消滅孫吳政權。”晉武帝剛說了句“可以考慮”,不料孔恂、楊珧卻說:“劉淵的確有才能,但是,他畢竟與我們不是同宗同族,對我們不會真心實意,希望陛下千萬不要對他太信任。”晉武帝沉默不語。不久,鮮卑人樹機能攻陷涼州,晉武帝坐立不安,便向大將李憙詢問對策,李憙一針見血地說:“如果陛下能把劉淵封為將軍,讓他帶領匈奴五部兵馬討伐樹機能,就會很快奪回涼州。”李憙的話音剛剛落地,孔恂就站起來說:“我并不懷疑劉淵會殺掉樹機能,但一旦讓他到了諒州,恐怕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麻煩!”晉武帝再次打消了起用劉淵的念頭。
孔恂的話神不知鬼不覺地傳到了劉淵的耳中,把劉淵氣得七竅生煙。恰在這時,與劉淵情同手足的東萊 (今山東萊州) 士族王彌因公外出,離開洛陽時,劉淵在九曲之濱為王彌餞行。互相寒喧了幾句后,劉淵仰頭把一杯酒倒進肚中,酸甜苦辣齊涌心頭,淚水縱橫,泣不成聲地對王彌說:“王兄和李憙多次向國君舉薦我,我終生感激不盡,不過,這也給我帶來了災難。常言說得好,樹大招風,不少人常在國君面前讒毀我。這次一別,恐怕再也不會見到你了。”說完,哭聲更響了。在坐的幾乎所有人都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齊王司馬攸聽到這一消息后,立即稟告晉武帝說:“如果不除掉劉淵,并州永遠不會安寧。”王渾當時也在跟前,對晉武帝說:“晉朝現在需要在少數民族中建立威信,千萬不可猜忌劉淵。”晉武帝接著說:“王渾說的有道理。”沒過幾天,劉豹病死,晉武帝讓劉淵接替左部帥之職。太康末年 (280—289),劉淵又被封為北部都尉。劉淵嚴肅法治,懲治奸佞,輕財好施,以誠待人,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匈奴的五部,幽冀的名儒潮水般地涌向了劉淵。隨著兵多馬眾,劉淵的官銜也不斷升級,到晉惠帝時已經升任了五部大都督,后來又被調到鄴城,提拔為寧朔將軍,負責匈奴五部的軍事工作。
這時,李特、張昌在荊、益起義,“八王之亂”已經拉開了序幕,北方地區成了西晉宗室互相殘殺的舞臺,劉淵的堂祖父、匈奴左賢王劉宣等人見恢復匈奴故業的時機已到,便湊到一起商量說:“昔日我們祖先與漢結為兄弟,約定同甘苦共患難。自從漢朝滅亡之后,我們匈奴單于只有虛名,沒有半點地盤,從王侯降低到同普通百姓一樣,難道我們就這樣甘心情愿地受他人奴役嗎?劉淵有卓越的領導才能,我們為何不推他當單于,大干一場呢?! 當今司馬氏骨肉之間互相殘殺,正是我們恢復邦業的大好時機。”大家一致同意劉宣的看法,秘密推舉劉淵為大單于,并委托呼延攸到鄴城請劉淵回到他們身邊。
劉淵迫切希望馬上離開鄴城,但司馬穎不同意,劉淵只好先讓呼延攸回去聯絡匈奴五部和雜胡,自己則等待適當機會再離開鄴城。永興元年 (304),王浚、司馬騰起兵反晉,劉淵乘機對司馬穎說: “王浚、司馬騰有10萬多名士兵,僅憑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軍隊恐怕很難把他們消滅。我想回去為殿下調動匈奴五部的兵馬,共赴國難。”司馬穎憂心忡忡地說:“你能保證把他們調來嗎?退一步說,即使能調來,他們也不是鮮卑、烏桓勁兵的對手。依我看就算了吧! 我想挾持皇帝暫回洛陽,暫避鋒芒,再慢慢想法對付。不知你意如何?”劉淵不緊不慢地說: “你是武皇帝之子,德高望重,又為王室立下了汗馬功勞,誰不愿為你兩肋插刀呢? 你一旦離開鄴宮,很難到達洛陽,即使到了洛陽,但大權就不在你手了。希望你原地不動,由我回去征調匈奴五部兵馬,用二部的兵馬摧毀司馬騰,用三部的兵馬消滅王浚。請你放心吧!”司馬穎看著劉淵那副認真、自信的樣子,也就滿足了他的要求。
劉淵離開鄴城,馬不停蹄地奔向了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自稱大單于,起兵反擊司馬騰,不到二十天,兵眾就發展到五萬人。
劉淵離開鄴城不久,王浚的將軍祁弘就率領鮮卑人包圍了鄴城。劉淵聽到這一消息時,悲憤交加,哀嘆道: “司馬穎真是個奴才,如果當初聽了我的話,總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但是,我與他有約在先,不能見死不救。”于是準備發兵攻打鮮卑、烏桓。劉宣等人見狀便對劉淵說:“西晉君臣不是東西,象奴仆一樣對待我們,這口氣能咽得下去嗎?!現在司馬氏互相殘殺,正是滅晉復漢的大好時機。況且,鮮卑、烏桓與我們的習性基本相同,可以結為外援,怎能去傷害他們呢!”劉淵一聽如夢初醒,激動地說: “好! 我現在有十萬兵馬,個個以一當十,消滅晉朝,就象秋風掃落葉般容易。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占有天下需要贏得人心;從長遠利益著想,我們應當打出漢朝的旗號。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祖先冒頓單于曾經娶漢女作閼氏(相當于中原王朝的皇后),和漢高祖劉邦是結拜兄弟,我們都是漢朝的外甥。這樣,我們把國號叫作漢就名正言順了。”于是劉淵便自稱漢王,改元元熙,把國都從離石遷到左國城。同年年底,劉淵派建武將軍劉曜攻陷太原、泫氏、屯留、長子、中都。元熙二年 (305),劉淵又派前將軍劉景到版橋襲擊并州刺史劉琨,不料被劉琨打敗,晉陽失陷。這時,侍中劉殷、王育對劉淵說: “你起兵快達一年了,但由于只守住一個地方,所以并沒有振興國威。如果你能派各位大將四下出擊,那么,殺掉劉琨,平定河東,建立帝位,攻克長安,就都不在話下了。然后帶領關中兵馬奪取洛陽,天下就該是你的了。”劉淵聽完,拍了拍他們的肩膀說: “這正是我的心愿。”于是,向河東挺進,攻取了蒲阪、平陽,占據了蒲子 (今山西隰縣)。這時,在趙魏起兵的汲桑,在山東起兵的王彌,在河北起兵的羯族石勒遭到晉軍重創后,先后投入了劉淵的懷抱。劉淵的勢力更加壯大。
元熙五年 (308) 七月,劉淵遷都蒲子,自稱皇帝。太史令宣于脩之對劉淵說: “據我觀察,不用三年時間我們一定能夠攻克洛陽。蒲子崎嶇不平,不是久留之地,而平陽是陶唐舊都,而且紫氣升騰,風水不錯,應當把國都遷到那里。”劉淵下一步是想向洛陽用兵,所以聽了宣于脩之的話以后就把國都遷到了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接著,劉淵又派王彌、劉曜兩次進攻洛陽,但都沒有成功。河瑞二年 (310),劉淵病死,葬于永光陵,謚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上一篇:光宗朱常洛
下一篇:光武帝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