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一、殿試奪魁
乾隆二十六年(1761),出身于滿洲正黃旗的將軍兆惠,平定了西北地區的叛亂后凱旋。乾隆帝命他為當年殿試的“讀卷官”,兆惠說他不習漢文,乾隆道: “讀卷都用圈、點為標志,圈多的便是上乘佳作。”兆惠一聽,欣然從命。
殿試是由皇帝主持的科舉考試,但皇帝本人并不閱卷,簡派幾名大臣充任“讀卷官”,由他們閱卷,定出名次,將前10名進呈皇帝御批。“讀卷官”們閱卷,用“○、△·、|、×”(即圈、尖、點、直、叉)5個符號代表5個等級。每人先閱分得的卷子,然后互相傳閱,這叫做“轉桌”。
四月二十一日殿試在太和殿開考。二十二、二十三日兩天,兆惠等“讀卷官”在文華殿閱卷。閱畢,兆惠逐卷數圈,有份卷子9個圈,是最多的,遂以此卷為第一,又定出其余諸卷的名次,將前10名進呈乾隆皇帝。
乾隆審查前10名卷子,覺得第3名卷子的字體很熟悉。他想起來了,這人叫王杰,韓城(今屬陜西)人,做過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宏謀的幕僚,替他們繕寫奏疏,人品很好。乾隆帝遂以王杰為第一,將“讀卷官”列為第一的卷子貶為第三。
拆封后,第一名果然是王杰。而那被貶為第3名的,是陽湖(今江蘇常州)人趙翼。
王杰,字偉人,自幼好學,醉心理學,曾隨武功(今屬陜西)人孫景烈研習濂、洛、關、閩之學。他參加12年一次的拔貢考選,順利入選,授藍田(今屬陜西)教諭,還未上任,父親病死,除官服喪。家里一貧如洗,王杰靠替人繕寫書信奉養母親。喪服期滿,他投身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宏謀門下,尹、陳很是器重他。
他是清代惟一一個陜西籍狀元。
二、乾隆、嘉慶兩朝權臣
四月二十四日,太和殿宣布及第者的名次,乾隆皇帝第一次看見王杰,只見他身材適中,風度凝然,很是喜愛,特賜詩一首。
按慣例,王杰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入值南書房。南書房在乾清宮西南,也稱“南齋”,掌管皇上御用的文詞書畫。他不斷升遷,數年間便至內閣學士,這是個從二品,掌傳達詔命及章奏的要職。
乾隆三十九年,遷刑部侍郎,調任吏部侍郎。擢左都御史,主司監察。四十八年,老母去世,王杰辭官回家服喪,乾隆帝遣使去韓城,委任他為兵部尚書。
乾隆帝南巡,王杰趕赴行在(皇上臨時住的地方)謝主龍恩。乾隆帝道: “你來了很好。君臣久別,應知朕想念你。你是個儒生,朕應讓你盡孝,服完3年喪。”
喪服期滿,還朝,擢為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次年,拜東閣大學士,管理禮部事務,加太子太保銜。
當時,和珅專權,炙手可熱,朝臣無不側目,惟有王杰不買和珅的賬,和珅很是氣惱。但王杰也為乾隆帝寵愛,和珅雖然惱怒,卻拿他無可奈何。見硬的不行,和珅便來軟的,和王杰套近乎。
一天,朝臣議論完軍國大事,王杰像往常一樣,默然獨坐。和珅走過來,拿著王杰的手說: “狀元宰相的手,果真好,真柔和。”王杰正色道: “王杰的手雖好,但它僅會做狀元宰相,不會要錢。”和珅貪財,聞言赧然。
《清朝野史大觀》第3編《清人逸事》上還記載這么一件事:
禮部有個姓陳的官員,應和珅之召去給他看病,臨行前,去請示管理禮部事務的王杰有何吩咐,王杰憤然道: “和珅乃奸相,你一定要乘機下藥殺了他。否則,就別來見我! ”嚇得姓陳的不敢去了。和珅已答應保姓陳的做御史官,見他不來,便貶他為鞏昌(府治今甘肅隴西)知府。
這事不一定可信,王杰不致糊涂到指使人毒殺和珅的地步,蓋屬傳聞。
但傳聞也并非憑空捏造,因為王杰痛恨和珅弄權,方有此類傳聞。
乾隆六十年,年已84歲的乾隆皇帝禪位于兒子愛新覺羅·颙琰,自己做太上皇。颙琰即位,年號“嘉慶”。
就在嘉慶帝即位這年,王杰上疏,說他患有足疾,行走不便,請免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管理禮部事務的官職。嘉慶帝允準。但每逢有大事,嘉慶帝定要征求王杰的意見,王杰也不時上疏,陳述他對軍國大政的看法。
嘉慶二年(1797),嘉慶皇帝下詔,要王杰再次出任軍機大臣。王杰腿腳不好,嘉慶帝特許他不必在軍機處值班。嘉慶四年,年88歲的乾隆帝壽終正寢。他去世的第二天,嘉慶帝就查辦了和珅。凡是與和珅相勾結的人都受到懲處。王杰疾惡和珅,天下皆知,嘉慶帝更加器重他,擢為首輔。
王杰身居高位,處處以國事為重,清正廉潔,竭誠事主,嘉慶帝很是贊賞。
三、告老還鄉
嘉慶五年,王杰以年老體弱為由,上疏辭官。嘉慶帝下詔慰問挽留,特許他扶杖入朝。七年,王杰再次上疏,固請辭官。嘉慶帝詔準,授給他太子太傅的官銜,享受原俸。八年春,王杰臨別上疏言二事: 整飭吏治,整頓驛站。他說當務之急,莫大于這兩樁事。嘉慶皇帝認為王杰所言極是,便高興地接受了,特賜王杰乾隆帝御用的玉鳩杖,還作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
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返韓城。
當時人都說,這詩足以概括王杰的一生。
王杰攜妻回了韓城老家。
這年,王杰夫婦皆79歲。
王杰雖然走了,但嘉慶帝沒有忘記這個有大功于社稷的兩朝重臣,每逢歲時節日,都頒賜禮物給他。王杰雖告老還鄉,但仍時常上疏陳述他對軍國大政的看法。嘉慶帝接到王杰的奏疏,都是親自批復,用語如同家人一般。
第二年,即嘉慶九年,王杰夫婦年滿80歲。嘉慶帝命陜西巡撫方維甸帶著御賜的詩、額、珍寶,在王杰生日那天去王杰府上祝壽。王杰受此大禮,赴京師謝恩。他年歲已高,旅行數千里,到了京師就病了。次年正月,王杰病死于北京。
嘉慶帝聞奏大為悲傷,賜金子助辦喪事,贈太子太師銜,入祀賢良祠,謚曰“文端”。
上一篇:王來聘
下一篇:王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