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懋賞
乾隆四十年(1775)十月,乙未科武舉殿試如期舉行。武舉殿試考時務策和馬術、步射、弓、刀、石。甲第先后,以馬步射技勇成績高低為準。參加角逐的都是能開出號弓(十二力以上)的會試中式者。結果,福山(今屬山東)人王懋賞一舉奪魁。
傳臚大典在太和殿舉行。乾隆皇帝賜王懋賞盔甲。翌日,在兵部舉行會武宴,考官和新科武進士等人參加,賜武狀元王懋賞盔甲、腰刀、袋、
帶、靴、襪等物。
傳臚后,武進士分別以武職錄用。王懋賞被授予頭等侍衛(正三品)。
王懋賞擔任幾年侍衛后,出任廣西副將(從二品)。副將位次總兵,統理一協軍務,又稱“協鎮”。王懋賞統領潯州協,駐防潯州(州治桂平,今屬廣西)。不久,奉命赴湖南,協剿起義反清的苗族人。
王懋賞開赴湖南不久,乾隆皇帝禪位愛新覺羅·颙琰,年號“嘉慶”。
嘉慶元年(1796),王懋賞率部發動軍事進攻,攻占結石岡,強取尖云山,乘勝攻克乾州(今湖南吉首西南)。翌年,奉命開赴西隆(今廣西隆林),進擊那里的苗族起義者。
王懋賞在西隆3年,斬殺甚眾。嘉慶五年,奉詔開赴湖北,鎮壓白蓮教起義軍。白蓮教是唐末以來在民間流傳的一種秘密宗教,以爭取光明、同生死、共患難號召人民群眾起來反抗黑暗統治。嘉慶皇帝受禪當年,白蓮教發動起義,清廷圍剿多年不能勝。王懋賞抵達湖北后,部署兵力,在余家河、茅倫山等地大敗義軍。翌年,王懋賞又與總兵德昌、參將富永等與義軍激戰于秦家坪、鵝坪,義軍受挫,王懋賞率部乘勝追擊,追至三岔溝,生擒義軍首領楊天貴等74人。王懋賞以赫赫戰功升為永州鎮(今湖南零陵)總兵(正二品)。
不久,王懋賞奉詔率部開赴興山(今屬湖北)、房縣(今屬湖北)、竹山(今屬湖北)一帶,堵擊從四川、陜西轉戰而來的義軍。義軍首領樊人杰、戴任杰、曾芝秀、王國賢等率義軍進行游擊戰,往來奔襲,飄忽山林。王懋賞率部在竹山的官渡河截擊。義軍進圍松柏寨,試圖劫奪官軍糧餉。王懋賞派湖北都司、乾隆四十四年武進士鄒宗夔率兵馳援,義軍敗退,撤到馬鬃嶺。王懋賞分兵3路進擊,他身先士卒,揮刀沖在前面,被義軍殺死。這是嘉慶七年的事。
嘉慶皇帝聞訊,大為惋惜,按例賜恤。
從中武狀元到戰死沙場,王懋賞征戰生涯凡27年,官至正二品總兵,立下赫赫戰功。
上一篇:王式丹
下一篇:王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