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建筑·鄭州城隍廟
鄭州城隍廟位于鄭州商城路東段,為明代初期所建,弘治十四年(1501)重修,其后屢有修葺。此廟全稱“城隍靈佑侯廟”,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鄭州市區(qū)內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坐北朝南,東西寬50m,南北長130m,面積為6500㎡。現(xiàn)存山門、二門、戲樓、大殿、寢宮、東西廊房等建筑。廟院規(guī)模宏大,建筑造型精美,雄偉壯觀。
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卷棚頂,檐下施斗栱。明間前后立四根石柱,門前有一對石獅。二門距山門十余米,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建筑,綠色琉璃瓦頂。正脊兩端有大吻,中部飾二龍戲珠和寶瓶,下有彩雕人物三尊,中置神像三尊,兩側各有一對追逐相斗的騎士,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四垂脊飾有飛龍舞鳳和獅子滾繡球,瓦當、滴水也飾有鳥獸花卉,檐下斗栱承托,十分精巧秀麗。
戲樓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歇山式高臺兩層樓閣,高約15m。主樓居中,左右兩側檐下配以歇山式邊樓,翼角重疊,造型優(yōu)美。主樓前后有抱廈,室內方磚鋪地。樓殿屋頂結構復雜,共有19條脊,均飾脊獸,正脊浮雕龍、鳳、荷花、獅子等,千姿百態(tài),充滿動感。
戲樓北二十余米為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建筑,綠色琉璃瓦頂。正脊兩端有大吻,脊中部立一雄獅,背馱火焰寶瓶,兩側飾有小寶瓶、海馬、狎魚等。脊筒兩面雕有龍、人物、花卉等圖案,垂脊均飾走獸和花草。檐下施斗栱,四周遮檐板彩繪內容豐富,形象生動。
大殿后面20m的寢宮是廟內的主要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式建筑。殿前有卷棚,面闊五間,進深兩間,綠色琉璃瓦頂,正脊中央飾一重檐廡殿式琉璃樓閣,兩端飾大吻,脊筒兩面雕滾龍、鳳凰、牡丹等,玲瓏剔透。
廟內碑刻很多,其中有張大猶草書石碑《福贊》《壽贊》兩通,筆跡蒼勁挺拔,為書法中的精品。
總平面圖(文宣提供)
大殿(文宣提供)
寢宮(文宣提供)
戲樓(文宣提供)
上一篇:文廟書院建筑·郟縣文廟
下一篇:文廟書院建筑·鄭州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