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廟·上帝廟·臺灣上帝廟
信仰玄天上帝原本出于對北極星的自然崇拜,后來衍生出諸多神話傳說,玄天上帝便成了航海神、水神、小兒保護神及屠宰業的守護神。民間有一傳說云:玄天上帝原名“玄武”,古時某國太子,舍棄王位,到太和山修行42年于是得道成仙。太和山即現今武當山。還有一傳說云:玄天上帝的前身是屠夫,晚年感悟不應殺生太多,遂前往武當山修道。途遇觀音化身,玄天上帝舉刀剖腹,取出臟腑,終于感動天庭,度其成仙。玄天上帝的原始造型為披發,赤足,仗劍,腳踏龜蛇。我國臺灣民間供奉的玄天上帝神像多做帝王裝扮,這是因為傳說明太祖開國與明成祖靖難之役時,都曾得到玄天上帝庇佑相助,明皇室便將之奉為政權的守護神。1661年鄭成功入臺,見安平一帶的地勢酷似龜蛇盤繞,有如玄天上帝坐鎮一般,于是在臺灣建玄天上帝廟“,以為此邦之鎮”。
北極殿傳說是臺灣最早的玄天上帝廟,創建于明永歷十九年(公元1665年)。北極殿原址是荷蘭侵占我國臺灣時期的中國醫館。明永歷十五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登陸不久,即占領此處充做救護站。待荷蘭人退出臺灣后,鄭成功將其改建成寺廟,奉祀明朝守護神玄天上帝,稱為大上帝廟。北極殿的廟貌建筑具有店屋廟宇的特征。廟藏文物頗多,如彩繪、古碑、古匾、古鐘等。
北極殿由帶騎樓的前殿、帶拜亭的正殿,以及帶兩廂的后殿組成。北極殿最大的特色是色彩。因玄天上帝乃北方之神,色彩尚黑,所以北極殿內,不管是廟門、柱身、旗幟皆黑色。加上廟身高聳,形成一股剛毅謹肅的空間氣氛。另外,因傳說玄天上帝于武當山得道,因此,廟內的圖繪亦多與傳言中的武當山特征有關,如鹿、鷺、龜、蛇等。
前殿內及拜殿前天井墻面上共嵌有九方古碑,包括重修碑記、廟產地租碑記、示禁碑記等,是了解北極殿的第一手資料。其中又以道光年間《大上帝廟四條街桐山營公眾合約》碑記最特別,對于研究清代駐臺班兵制度相當有價值。
正殿的神龕上方懸有兩方古匾:其一為明寧靖王的“威靈赫奕”,書法娟秀清靈,其二為清臺廈道陳的“辰居星拱”,雄渾遒勁。寧靖王匾乃臺灣僅存明代古匾,彌足珍貴。
正殿后方地藏王神龕旁有一口古鐘,是清道光年間,府城大鹽商吳尚新等所獻。此鐘運至姑蘇鑄造,鐘身刻有吉祥銘文,鐘紐則鑄有怪獸,是龍九子之一,名“蒲牢”。因性好鳴叫,故而被鑄在鐘上。
上一篇:神靈廟·三山祖廟·臺灣三山國王廟
下一篇:祖宗廟·媽祖廟·臺灣云林朝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