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一下國家到底有多重
太皞御氣,句芒肇功。
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神以感通。
鼎俎修蚃,時惟禮崇。
——(宋)包佶《郊廟歌辭·祀風師樂章·迎神》
對楚國來說,改革和發展的目的是在和晉國的爭霸戰中獲得勝利。楚莊王在位期間,楚國先后多次北上和周王室(實際上由晉國把持)爭奪“王”的封號。其中最為典型的事件是“楚王問鼎”。
公元前610年,晉楚兩國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重新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南方,楚莊王平定了內亂,整頓了政治,各項事業方興未艾,這個野心勃勃又急需威望的君主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確定自己的權威。北方,元帥趙盾一直把持著國家政權,這一代名臣穩定了國內外的局勢,雖然和逐漸長大的晉靈公矛盾不斷,但是也并沒有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一代名臣也需要對楚國的勝利讓自己名留青史。
這年秋天,晉荀林父、衛孔達、陳公孫寧、鄭石楚等率領軍隊討伐宋國——宋之前發生了一次弒君事件,晉作為霸主有義務“匡扶正義”。討伐宋勝利后,聯軍照例舉行會盟,可是晉國拒絕鄭國使者參加會盟,原因是鄭國和楚國過往甚密,而且在這次作戰中不努力。這讓鄭國國君穆公嚇破了膽,他趕緊派人送信給趙盾,說:“居大國之間而從于強令,豈其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薄皇俏覍x國不忠誠,實在是處在楚國邊上沒有辦法?。‰S后,晉國雖然勉強答應了鄭國的結盟要求,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很快晉國就要開始對鄭國的討伐了,而這就是晉楚爭霸戰中的信號——戰爭總是因為鄭國爆發。
公元前609年,感受到楚國蠢蠢欲動的北上鋒芒,鄭穆公被迫撕毀了和晉國的盟約,投入楚國的懷抱,并公開聲明說:“晉不足與也。”——不是我想背叛,實在是晉沒有楚國強??!不久,陳國國君更替,因為楚國的使者在老國君葬禮上“不禮”,新君登位后立馬撕毀和楚國的盟約,與晉國結盟。鄭國、陳國在南北之間的搖擺加劇了晉國、楚國的矛盾,戰爭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608年,楚國進攻陳國,在圍困陳國國都后,又分兵北上繼續進攻宋國。陳、宋不能阻擋楚軍的鋒芒,向晉國求援。
面對楚國的挑釁行為,趙盾很快做出反應,匯合宋、陳、衛、曹等國君在棐林(屬于鄭國范圍)地區,集結軍隊,準備進攻鄭國國都,來吸引楚國的目光。消息傳出后,楚軍也迅速做出戰略調整,集結所有軍隊救援鄭國。最后,楚國率領的南方聯軍和晉國率領的北方聯軍在北林(鄭國國都北)相遇。
雙方都沒有一舉奪取勝利的把握,所以在主力形成對峙局面后,都不約而同地派出軍隊擴大戰場,希望形成局面優勢。
楚國偏師圍困宋國睢陽城,宋國無力救援,就派使者向晉國求救。晉君想立馬答應,身邊的大臣進諫說:“天方開楚,未可伐也!”——我也想救援宋國,可是目前局勢主動權在楚國那里。于是晉國君臣想出一個主意:讓使者傳達晉軍已經出發的假消息,讓宋國人拼死抵抗,讓攻城戰消磨楚軍的銳氣,然后晉軍登場,攻擊師老兵疲的楚軍。
晉國使者大夫解揚走在半路上,卻不幸被俘獲,然后送到了楚莊王跟前。楚王威逼解揚對宋人誑說晉國根本不能救宋(莊王無意中說出了真相),解揚假意答應了,還高興地在楚營中飽餐了一頓,接受楚王的賞賜,可是他到了宋國睢陽城下,卻反悔了,按照晉君的意思告訴了宋國人。
楚王大怒,認為他不守信用,要斬殺解揚。解揚大義凜然地說:“我根本沒有失信,作為晉臣的我如果取信于你楚王,必然失信于晉君。假如楚國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主子,取悅于他人,你說這是守信用還是不守信用呢?”楚莊王聽后沉默一陣子,然后感慨地說:“解揚真是個忠臣啊!”當場就放了解揚回國。解揚回到晉國后,也得到了晉君的稱贊和賞賜?!鹾蜁x君的表現說明爭霸戰是相互比聰明,而不是比誰更爛。
知識鏈接 鼎
▲九鼎
制造鼎需要大量的蠟來制造模具。在春秋時代,蠟只能從蜂巢中獲得。而蜂巢分布稀疏,只有土地面積足夠大,人手足夠多,才可以從蜂巢中搜集足夠多的蠟來制造鼎器。可以說,在先秦時代,鑄造鼎就是“國家工程”。楚王說可以自己鑄造九鼎,是一種外交辭令,類似于今天的“可以熟練制造并使用核武器”。
宋人得到解揚的信息后,更加死守,楚王也意識到不能得到什么成果了,就撤兵回國了。此時,晉軍偏師則攻擊秦國的附庸小國崇國,希望將秦軍拉入這蹚渾水,小敗后向秦國求和,趁機穩定西線,可是秦國沒有做出反應,而崇國人也拼死抵抗,所以晉軍也很快退軍了。
這次北林之戰虎頭蛇尾地結束了,陳國、鄭國并沒有改變自己的戰線,楚國、晉國也沒有分出一個勝負來,所以很快后續戰爭就爆發了。
公元前607年春,受楚國的命令,鄭國派公子歸生率領軍隊攻打晉的鐵桿盟友宋國,而宋國則排除大夫華元、將領樂呂率軍隊抵抗。宋、鄭是毗鄰的二流國家,沒有多大的戰爭騰挪空間,所以兩軍迅速進入了交戰狀態。
華元準備與鄭軍開戰時,殺羊犒賞士兵,所有的士兵都獲得了羊肉的犒賞,只有他的車夫羊斟(宋國的小貴族)沒有吃到羊肉羹。羊斟認為華元這是故意羞辱他,所以心生怨恨。第二天,兩軍交戰時,羊斟說:“昨天的分羊,是你做主;今天的打仗,是我做主?!痹谌A元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他就徑直驅車沖進鄭國軍陣,導致華元被俘。主將被俘虜,宋軍立馬混亂起來,被鄭軍殺得大敗,連副將樂呂都戰死了。
本來盟友宋被楚國盟友鄭國欺負,晉國應該立馬起兵報復,可是此時晉國后院起火,和秦國發生了兩次小規模戰爭。等穩定秦國后,元帥趙盾匆忙率軍攻擊鄭國,然后又在楚軍來臨前灰溜溜地撤走了?!腥硕贾溃舜螌︵崌恼鞣ナ菚x國象征性的軍事行動,它已經沒有能力正面對抗楚國了。
公元前606年春,楚莊王親率大軍北上,一路攻城略地,直抵周都洛邑附近,在周王室邊境舉行了一次軍事演習示威。周天子慌忙派大夫王孫滿撫慰楚莊王。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表達出“逼周取天下”,自己取而代之的意思。王孫滿回答:“在德不在鼎。”委婉表示楚國取代周王室的時機并不成熟。
楚莊王也意識到自己并沒有正面擊潰周王室最大的依靠晉國,只不過是在這場爭霸占中暫時領先,所以很快就退兵了。
上一篇:秩序失衡的縮影-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窮兵黷武-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