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晉聯盟
在魯國內亂的這段時間里,周王室也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內亂(公元前520~前502年)。在這場動亂中,周敬王的軍隊在晉國人的支持下打敗了王子朝的叛軍,迫使王子朝逃到了楚國??墒峭踝映\氣欠佳,公元前506年,吳軍攻破郢都。楚昭王落荒而逃,王子朝失去了楚國政府的庇護。一直視王子朝為眼中釘的周敬王乘機派人潛入楚國,殺死王子朝,并割下了他的腦袋。
周敬王自以為王子朝一死,便可高枕無憂了,誰知反倒掀起了另一波反叛高潮。公元前504年,王子朝的余部再次發動叛亂,而他們的幕后支持者便是鄭國。在晉和楚的霸業夕陽西下之時,便是大兼并時代的開始。一直致力于獨立外交的鄭國人敏銳地嗅出政治新氣味,在吳軍擊破郢都后,鄭國人不失時機地吞并了歸附于楚國的許國。并且支持王子朝余黨進攻周王室,以掌握國際政治的話語權。
鄭國政府不僅支持叛亂,還親自參加對周王室的入侵。連續攻克周王室轄下的六座城邑,這分明是與支持周王室的晉國分庭抗禮。
此舉無疑大大激怒了晉國人,晉定公勃然大怒。認為鄭國越來越囂張了,連霸主也不放在眼里!晉國人的反應相當迅速,晉軍馬上入駐周王室領地,遏制鄭軍的攻勢;同時晉軍司令士鞅指示魯定公,立即率魯國軍隊入侵鄭國。
中原的亂局初現端倪。
魯定公是魯昭公的兒子,魯昭公被“三桓”驅逐后客死他鄉。三桓家族便立其子公子宋為君,史稱“魯定公”,這使魯國的內斗暫時告一段落。
接到晉國指示后,魯定公不敢怠慢。他親自率領軍隊,借道衛國對鄭國發動軍事打擊,奪取鄭國的匡邑。
可是偏偏又節外生枝。
魯國軍隊從衛國借道過于囂張了,仗著有霸主的命令,無視衛國的主權。入境時也不向衛國政府打招呼,得勝歸來后更是趾高氣揚。大搖大擺地從衛國都城南門進去,從東門出來,如入無人之地。
憋足了一口氣的衛靈公再也受不了了,他心里大怒:“我衛國怎么說也是堂堂一個諸侯國,竟然被魯國人如此戲弄,老子顏面何存呢?”他殺機頓起,惡從膽邊生,再也坐不住了?!班帷钡囊宦曁似饋恚R上命令手下大將率軍隊前往截殺魯軍。
在大臣叔文子的苦苦勸諫下,衛靈公在最后關頭還是召回軍隊,咽下了這口惡氣。然而衛靈公內心深處,埋下了對晉國與魯國不滿的種子。
中原聯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裂痕。
自力更生的鄭國人擺脫晉國控制的愿望十分強烈,并選擇公然與晉國對抗,而衛靈公也蠢蠢欲動了。這一切,都被老謀深算的齊景公看在眼里。
在齊景公看來,取代晉國的時機成熟了。當然,晉國并沒有像楚國那樣遭到外敵的重創,可是晉國內部斗爭嚴重削弱了其實力。在向戌弭兵后的四十年里,中原諸侯國的相互攻伐大大減少。這使得中小諸侯國有時間大力發展武器裝備,縮小與強國之間的軍事差距,晉國對中原諸侯國的控制力越來越不得心應手了。
齊國的崛起,是晉國霸業的最大威脅。在齊景公統治時期,齊國國力得到長足的發展。加上有如晏嬰和司馬穰苴這樣優秀的文臣武將輔佐,齊國在東方瘋狂擴張,先后取得了討伐徐國和莒國的軍事勝利;同時武裝干涉魯國內政,這些都暴露出齊景公的勃勃野心。
南方楚國已經失去霸主地位,北方的晉國還能扛多久呢?
齊景公心里構想著一個龐大的計劃,即拉攏魯國、鄭國和衛國,組成四國同盟,共同抗衡晉國。鄭國與衛國相對容易爭取,魯國就有點難度了。這是因為齊國與魯國在歷史上關系錯綜復雜,并且存在領土糾紛。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齊景公這個人還是有些謀略的,他慷慨地將齊國所占領的鄆和陽關兩地歸還給魯國,以博取魯國人的好感。
公元前503年秋,齊國首先與鄭國結盟。顯然,打出反晉旗幟后的鄭國十分需要有一個強大盟友的支持,齊景公又怎么會錯失良機呢?齊景公親自前往鄭國,與鄭獻公達成盟約,齊鄭聯盟宣告成立。與此同時,齊景公又向衛靈公與魯定公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們參加結盟會議。
衛靈公對晉國早心懷不滿,可是衛國親附晉國多年,一直是晉國堅定不移的追隨者,親晉派勢力在國內根深蒂固。要背叛晉國,勢必要遭到大臣們的強烈抵制。怎么辦呢?這個衛靈公,從他得到的謚號中就可以發現他是個荒淫之君,肚子里的歪點子多。他想來想去,想出一個狐假虎威且借刀殺人的伎倆。國內親晉派以大臣北宮結為領袖,衛靈公要叛晉附齊,首先得除掉這個眼中釘。他假意派北宮結出使齊國,又暗中跟齊景公打招呼。齊景公心領神會,在北宮結出訪齊國時突然將其逮捕,并派出軍隊兵臨衛國以震懾衛國的親晉派。這時衛靈公便召集群臣,宣布要脫離晉國聯盟,加入齊鄭聯盟。這些大臣們雖然大多不愿意親附齊國,可是現在齊軍兵臨城下,也只能勉強捏著鼻子不吭聲了。
這樣衛國與齊國結盟。
不過齊景公還是遇到了小小的挫折。
策反魯國失敗了,其實這也并不意外,齊魯歷史恩怨并不是一夕之間可以化解的。自春秋以來,兩國爆發過無數次的邊境沖突??偟膩碚f,魯國是十分被動的,因為其軍事實力遠遠不如齊國。在魯國有難時,晉國總是施予援手。因此親晉成為魯國的一項長期國策,也是保全國家的最好辦法。
恩在先,威在后。齊景公恩威并施,先是把鄆和陽關歸還了魯國。可魯國還不肯結盟,那就別怪我手下無情了。
齊國軍隊很快便攻入魯國,這是對魯國的一次警告。
可是魯國人仗著有晉國撐腰,居然自不量力地對齊國發動報復之戰。公元前502年春季,魯定公親自率領大軍圍攻齊國邊境城邑陽州??墒囚攪婈牭募o律確實太差了,大家并沒有急著攻城,反而懶洋洋地坐著聊天。當時魯國有一名勇士,名叫“顏高”。他有一把強弓,大家便拿他的弓來當話題,討論說:“顏高這把弓,至少要有六鈞(一百八十斤)的力才使得了。”有些人不信,便紛紛搶著看,亂哄哄地一片。城上的齊軍一看,正好可以趁亂出擊。便一窩蜂地殺出來,魯軍大敗。魯軍將領冉猛一看頂不住了,假裝腿部受傷乘機先溜了,這樣懶懶散散的軍隊怎么可能有戰斗力呢?
吃了敗仗后魯定公還不服輸。
幾個月后魯軍卷土重來,又越境攻打齊國邊邑廩丘,這次還帶來了攻城的沖車。借著沖車的威力,魯國人攻破了廩丘的外城墻。齊國守軍一看外城被攻破,索性放馬殺出來,與魯國人展開肉搏戰。這時魯軍嚇壞了,撒腿便溜。溜得最快的又是那個叫“冉猛”的將領,他急匆匆地從督戰的陽虎身旁跑過。陽虎假裝沒看到他,只是大聲說:“要是冉猛在這里,齊軍一定會敗北的?!比矫鸵宦?,心里頗為得意。一時間不由涌出一股英雄氣概,便停下腳步,轉過身又沖向齊軍。陽虎的激將法有點效果,不料冉猛一股腦兒地往前沖時卻發現別人都在跑,心里犯嘀咕了:“我出什么風頭啊,人家一稱贊我,我尾巴就上天啊。這樣送命可不值,還是跑吧。”于是他來了一次假摔,假裝被絆倒了。然后嘛,就受傷了,一瘸一拐地逃了。陽虎看了后大罵道:“他娘的,都是裝出來的?!?/p>
打仗都弄虛作假,那打不贏也就是正常了。
魯國人自不量力,齊景公可不客氣了。
齊國大軍反客為主,攻入魯國。魯定公慌了手腳,唉,早知如此,何必去惹齊國呢?沒辦法,只得向晉國求援了。
晉國很明白魯國的地位,自從晉文公開創霸業以來,中原聯盟從未像今天這樣脆弱。齊國已經同衛國和鄭國簽訂同盟條約,而且還控制了鄰近的小國。一旦魯國也被齊國拉攏,那將意味著晉國的勢力被掃出東方,這豈是心高氣傲的晉國人所能忍受的?
很快晉軍總司令士鞅便做出決定,出兵援助魯國。
晉國的出兵,使魯國局勢轉危為安。但士鞅卻對時局深表擔憂,齊國勢力擴張得太快了。如果不能全力遏制,連魯國都可能被納入其勢力范圍。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晉國人深明此道理。但他們在進取的態度上越來越保守了,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霸氣,他們的精力都消耗在內部斗爭中了。在平定欒盈叛亂中有著過人表現的士鞅,如今已經榮升為晉軍總司令,他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
晉國出兵援魯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與衛國簽訂盟約,將衛國重新拉入晉陣營中。衛國的地理位置正好夾在晉魯之間,對晉國來說,失去衛國將失去魯國。誰去與衛國交涉呢?有兩個人自告奮勇,一個叫“涉佗”;一個叫“成何”。
這兩個家伙都很傲慢,到了衛國后出言不遜,顯然不把衛國放在眼里。衛靈公搖擺不定,他已經同齊國簽訂了盟約,可是心里又有些畏懼晉國。特別是如今士鞅的大軍援魯抗齊,兵力強大。要是他拒絕的話,很可能遭到晉國人的報復。左思右想后,衛靈公還是決定先跟晉國簽約吧,靜看時局發展。
到了簽約時,按照規矩涉佗與成何只是晉國官員,而衛靈公是一國之君。地位不相稱,禮儀上也是有所差別的??墒巧尜⑴c成何卻傲慢地說:“衛國大小只不過與我國一城邑相等罷了,怎么能當一個諸侯國來看待呢?”衛靈公心里很惱怒,可是又不好發作。到了歃血為盟時涉佗又故意推了衛靈公的手,表示看不起他。
這下子衛靈公忍無可忍了。
衛靈公知道朝中大臣有很多是親晉派,上一次他與齊景公訂立盟約時,許多人便心懷不滿。不要看衛靈公是個荒淫之君,其實他心里頭還有蠻多的鬼點子。如果要鼓動國人反晉,首先就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如今晉國代表的傲慢無禮,便成了最好的理由了。
為了向親晉派大臣表示自己的不滿,衛靈公賣了個關子。與晉國代表簽約后,他便逗留在郊外,不回都城了。這些大臣很奇怪,便問他為何不進城呢?衛靈公便把晉國代表如何羞辱他的事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并說道:“我被羞辱沒關系,但令國家也蒙羞,愧對祖宗。這個國君我也不當了,你們還是另選一個君主吧。”
事關國家榮譽,這些親晉派人士對涉佗和成何的做法也非常氣憤,義憤填膺地說道:“這是衛國的恥辱,不是您一人的責任?!边@時衛靈公又故意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又對大臣們說道:“晉國代表還跟我說,讓我的兒子及諸大臣的兒子到晉國去當人質?!边@不分明是對衛國的不信任嗎?這下子,連最鐵桿的親晉派人士也不敢吭聲了。
衛靈公從大家臉上的神情中看出反晉的時機成熟了,便召集國人集會。在大會上,衛靈公的親信王孫賈問眾人:“假若我們背叛晉國,要是晉國五次出兵討伐,會有什么后果呢?”大家紛紛表態說:“即便晉國發動五次進攻,我們仍然有力量繼續抵抗?!?/p>
看來衛國人還是蠻自信的。
聽到這里,衛靈公竊喜,現在國人親晉的心態已經完全轉變了。這時候王孫賈便充滿激情地說:“既然這樣,我們就跟晉國斷交。要是實在抵抗不了,再交出人質不遲?!贝蠹壹娂娕e手叫好。
這樣,衛國正式與晉國決裂。
晉國總司令士鞅對衛國的突然轉向大為震驚,他想采取補救辦法挽回與衛國的關系,但衛靈公驕傲地拒絕了。
事到如今,晉國不惜一戰了。
公元前502年秋季,晉軍總司令士鞅揮師攻打鄭國,圍攻蟲牢。之后又折向衛國,對衛國發動軍事打擊。
為了夾擊鄭國與衛國,士鞅又要求魯國政府出兵攻打衛國,魯國大夫季桓子和孟懿子率軍隊殺入衛國。此時鄭國與衛國已經分別同齊國建立同盟關系,由于晉魯的施壓,這兩個國家迅速團結起來。鄭國政府與衛國政府在曲濮達成盟約,這樣,齊、鄭和衛鐵三角同盟正式建立。
三國同盟的形成宣告了北方以晉國為主導的格局已經完全被破壞,晉國的霸業陷入低谷,而齊國的地位則穩步上揚。
隨著鄭國和衛國的相繼離去,魯國成為晉國最重要的盟友??墒囚攪恼⒉黄届o,這個禮儀之邦的內政已經混亂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上一篇:又一個倒下的貴族欒氏-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反霸權之路-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