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無后乎”的詛咒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土反其宅!
水歸其壑!昆蟲無作!豐年若土,歲取千百!
——《禮記·郊特牲》《蠟辭》
如果說上節中孔子的評論是事不關己的“路人”說,那么同為晉國大臣的士會的預言是如此恐怖:“趙盾對晉國是有功勞啊,然而他的兒子們卻沒有,他們在晉國只種下了怨恨(殺了國君)。在趙盾兒子的時代,人們會記住趙盾的好,而忘記他兒子們的壞,然而等到趙盾孫子的時代,趙盾的好遠去了,而趙盾兒子們的壞被牢記了。趙家的滅亡還能逃避嗎?”
這就是“弒其君者,其無后乎”的可怕預言,而這個預言很快應驗了。
趙盾死后,趙氏依然把持著晉國大權,但是聲勢大不如前。
公元前586年,趙盾的兒子趙朔死后,趙氏大權為趙同、趙括把持。此時,趙朔遺孀趙莊姬守寡,趙朔的叔叔趙嬰齊經常出入趙朔家中,照顧趙莊姬及其子趙武。不久就傳出兩人關系曖昧,隨之而來的自然是鋪天蓋地的通奸緋聞。這件事情很快引爆了趙氏內部的動亂,趙同、趙括將趙嬰齊流放到齊國。
趙氏流放趙嬰齊正中趙家的政敵欒氏下懷,趙氏的力量削弱,且與晉景公(趙莊姬為晉景公的姐姐)的裙帶關系也被剪斷。趙氏的危機再度加深,然而,趙同、趙括仍然不知檢點,“手抱千金入鬧市”,到處招搖。
公元前583年,情人遭到流放的趙莊姬向弟弟晉景公檢舉趙氏說:“原、屏將為亂!”晉景公覺得事出突然,就咨詢執政欒書,想問清事件的真偽,欒書早已對趙氏恨之入骨,為使晉景公堅信不疑,拉郤锜一同為趙莊姬作偽證,晉景公也因為趙氏曾經弒君而非常厭惡趙氏,順水推舟“確定”趙氏將反,于是號召諸卿大夫共誅反賊。
趙氏本就是晉國實力最雄厚的世卿大族,強大異常,但是也不能和整個晉國相抗衡。于是在晉景公的號召下,諸卿各自出兵協助國君攻打趙氏于下宮,趙同、趙括被殺,趙氏大宗(趙盾的直系子孫)被滅。
不過在趙氏被滅的悲劇中,閃現了中國名彪千古的忠義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程嬰。
趙朔死后,這兩個人聚到了一起。公孫杵臼質問程嬰:“你為什么偷生?”程嬰說:“趙莊姬正在懷孕,若生下來是個男的,就把他撫養成人,報仇雪恨;若是個女的,我就徹底失望了,只好以死報答趙氏知遇之恩。”不久,這個女子就分娩了,生下個男孩。
屠岸賈(晉景公派出來的行動人)聽說了,帶人到下宮(趙家的居住地)來搜索,沒有找到趙氏母子的藏身之處。
母子倆逃脫這次劫難后,程嬰對公孫杵臼說:“屠岸賈這次沒找到孩子,絕對不會罷休。你看怎么辦?”公孫杵臼一腔血氣地問:“育孤與死,哪件事容易?”程嬰回答:“死容易,育孤當然難。”公孫杵臼說:“趙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難的事情。讓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恰好程嬰的兒子也剛出生,程嬰含淚采取了調包之計,將自己的孩子抱上,與公孫杵臼一齊逃到了永濟境內的首陽山中。讓妻子帶著趙氏孤兒朝另一個方向逃去。屠岸賈帶領搜捕的人來了,程嬰就假裝投降,帶路找到隱匿山中的公孫杵臼和嬰兒。
公孫杵臼當著眾人的面,大罵程嬰,最后和程嬰的兒子一起被剁成肉泥。
程嬰身負忘恩負義、出賣朋友、殘害忠良的“罵名”,偷出趙氏孤兒來到了山高谷深、僻靜荒蕪的盂山隱居起來。
這一隱居就是十五年。十五年后,趙氏孤兒終于長成了頂天立地的漢子,成為了一代名臣趙文子。
公元前581年,景公夢見厲鬼,憂郁成病,讓人占卜,結果說:“趙氏有功于國,而遭到滅亡,這是趙氏的厲鬼在索命。”于是年老的晉景公就打算為趙家平反。
此時,韓獻子猜到了晉景公的心思,也感激昔日趙盾的知遇之恩。當年舉國攻打趙氏時,他毅然頂住強壓,拒不出兵,現在抓住了機會,大膽直言:“趙氏,先賢伯益之后。自中衍以下,嬴姓顯貴。趙衰佐文公、趙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于晉。奈何一朝獲罪,而絕其嗣?就算趙家有這么大的罪過,現在也恕罪了。君上何不憐憫趙氏,讓所有的國人都感受到君上的威嚴與恩德呢?”
晉景公于是順水推舟,恢復了趙氏孤兒趙武的貴族身份。趙氏孤兒(名武,史稱趙文子)重新回到晉國政壇的第二天,得以恢復名譽的程嬰就白衣赴死,自刎在公孫杵臼的墓前。這兩個人的故事感動了整個晉國,程嬰死的時候,整個晉國的貴族都為他送行。有意思的是,野史記載,程嬰死亡前殺死了屠岸賈而沒有受到其他人的責難。
半年后,晉景公猝死,太子州蒲嗣位,是為晉厲公。在晉厲公時代,根據古代的血仇法則,晉國公室和趙家一報還一報,早就算清了,所以晉厲公公平對待趙氏。不過,趙氏和欒氏的恩怨還沒有算清……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聯合國和平大會”召開-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