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擴反縮
1928年下半年至1929年初,桂系乘國民黨軍北伐之機極力擴充實力。桂系勢力從南嶺橫長江蜿蜒以迄長城,猶如一條長蛇包圍著蔣介石控制的東南地區。蔣介石為了消滅地方軍閥實力派,選定對其威脅最大的桂系作為第一個打擊目標。1929年2月,桂系制造的“湘案”激化了蔣桂矛盾,成為蔣介石討桂的導火線。3月26日國民政府下討桂令,蔣、桂戰爭正式爆發。由于蔣軍尚未發起總攻,駐守湘東的何健部即發表擁護南京、脫離桂系的聲明,使湖南落入蔣介石之手。與此同時,陳銘樞、陳濟棠也在廣東發表時局通電,投靠蔣介石。當3月31日蔣介石下達總攻擊令時,蔣軍即迅速進逼武漢。這時被蔣收買的桂軍第三路代總司令李明瑞在孝感地區宣布陣前倒戈,桂軍胡宗鐸、陶鈞等部倉惶向鄂西敗逃,武漢不戰而棄。4月15日,胡宗鐸、陶鈞、夏威于鄂西聯名通電下野,部隊聽候改編。蔣介石令張發奎、朱紹良改編鄂西桂軍殘部。李宗仁、白崇禧失敗后逃回廣西,第四集團軍全部瓦解。戰后蔣介石勢力伸入兩湖。
桂系為蔣系角逐,匆忙擴充實力,雖然在短時間內應者云集,聲勢浩大,然并非眾志成城,一到關鍵時刻便迅速瓦解,甚至變為敵對勢力,動搖了原來的根基,招致了嚴重的失敗。實力的擴大并非單純人數的增多,至為重要的是同心同德。桂系只是注意人數的增多,未注意整肅內部使之同心,故遭瓦解而不可免。
上一篇:德麥克馬洪的笑話
下一篇:急求全勝反被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