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將士灑熱血,官員斂錢財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許多部隊,特別是所謂“雜牌”部隊的武器裝備,因長時期得不到軍政部正常補充,戰斗力不斷下降。逼得這些部隊的司令官不得不親自向蔣介石訴說苦衷。對此,蔣介石表面上故作矜恤,好言相撫,答應讓兵站盡快補充;但一轉過臉,他就視部隊的系統,親自打電話給兵站,是“嫡系”的,就全數撥給,是“雜牌”的,撥發時就讓打折扣。若無電話預先交代,軍政部的兵站就以庫存已盡來搪塞。于是,許多部隊的官長探知其中內幕后,為保存部隊實力,免被淘汰,就私下用金錢買通侍從室和兵站官員,使武器彈藥不至匱乏。
川軍系統的二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王纘緒,曾因裝備補充問題面見蔣介石,并得到了親批手令,到兵站后,仍被推出來,沒領到一槍一彈。有一新編師師長叫王認曲,是黃埔畢業生,深通此道,他得到手令比王纘緒晚,卻從同一兵站領到了槍械。有人問王師長“竅門”何在。王說:蔣介石批給他一千支新槍,他決定賣掉二百枝,然后用賣槍的錢向倉庫人員行賄,這樣他實際上還得到八百枝,比王纘緒一支槍也得不到強多了。
晉軍系統的傅作義也碰到過這樣的事。一次蔣介石批給他一批槍械,可他的辦事處主任卻無法領到。兵站倉庫主任直言不諱地說,要領武器,先拿錢來。辦事處主任只得發電請示傅作義。傅作義說,錢當然要付,不過要讓那個倉庫主任寫一個收據。沒想到那個倉庫主任拿了錢,真的寫了一個收據。傅作義證據在手,立即告到蔣介石那里。蔣介石一怒之下,撤了倉庫主任的職。可是,不知這個倉庫主任通過什么關系,不久之后,又當上了另一個倉庫的主任。
只要打仗,就會的損耗。然而,軍隊為了能補充武器裝備,必須向政府的大小官員行賄才能辦得到,這可真是古今少有,中外未聞的怪事。其實說怪也不怪,既然有蔣介石這個腐敗的政權,又怎能不滋生這些腐敗的官吏呢?在這些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眼中,國家利益可以換錢,士兵的生命可以換錢,只要手中有權力,什么不可以變成錢呢?俗話說:腐敗,腐敗,一旦腐化,就會失敗。蔣介石政權是如此,任何政權也都是如此,這是特別應引起我們警惕的!
上一篇:才氣與抱負
下一篇:抗美援朝中損失一個師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