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宮苑的典范——上林苑
上林苑是漢武帝劉徹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規模宏偉,宮室眾多,有多種功能和游樂內容。今已無存。
上林苑地跨長安(今西安)、咸寧,周至、鄠縣(今戶縣)、藍田二縣縣境,縱橫300里。上林苑內容,據《漢書·舊儀》載:“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豬苑中,取獸無數。其中離宮七十所,容千騎萬乘?!睋蛾P中記》載,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一宮、三十五觀。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為太子設置招賓客的思賢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宮城建章宮,宮城內北部為太液池,因池中筑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山而著稱,這種“一池三山”的布局對后世園林有深遠影響,開后世自然山水宮苑的先河。
上林苑中還有一些各具用途的宮、觀建筑,如演奏音樂和唱曲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臺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飼養觀賞大象、白鹿的觀象觀、白鹿觀;引種西域葡萄的葡萄宮和養南方奇花異木,桂、龍眼、荔枝、檳榔、橄欖、柑桔之類的扶荔宮;角抵表演場所平樂觀;養蠶的繭觀等。上林苑中還有許多池沼,見于記載的有昆明池、鎬池、祀池……。上林苑中不僅天然植被豐富,初修時群臣還從遠方各獻名果異樹2000余種,但這些植物究竟種植在什么地方,怎樣配置的,都無從考查了。
上林苑是一個包羅著多種多樣生活內容的園林總體,苑中有苑、有宮、有觀、有池,各種宮觀池又各有其功能用途,但整個上林苑的布局是怎樣的,地形水系池沼的布置,各個建筑組群的布置,以及植物苑路系統等是怎樣規劃的因限于資料,都難推想了。
上林苑是在國力富裕的基礎上擴建的,而且是建在物產富饒的地區。這一點可以從東方朔《諫除上林苑疏》中清楚看到:疏上說:“今規以為苑,絕陂池水澤之利,而取民豪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損耗五谷,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荊棘之林,而長養麋鹿,廣狐兔之苑,大虎狼之墟,又壞人冢墓,發人室廬,令幼弱懷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營之,垣而囿之,騎馳東西,車騖南北,又有深溝大渠。夫一日之樂,不足以危無堤之輿,是又不可三也。故務苑囿之大,不恤農時,非所以疆國富人也。夫殷作九市之宮而諸候畔(注:同叛),靈王起章華之臺而楚民散,秦興阿房之殿而天下亂……”這段文字由東方朔道出了:自古以來無論哪朝哪代即使在盛世,大營宮苑的后果都是人民受難國家遭殃。
如此奢侈豪華的上林苑已無處可尋,只能從書上略窺當年的統治階級為一己之樂而大規模揮霍國家財富的行徑。
上一篇:康生誣告小說《劉志丹》
下一篇:開皇苦心付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