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期”青少年的變態行為與父母的期望
王林的父親王克沖是華東工學院的教授,母親胡寶善是副教授。像許多知識分子父母一樣,教授夫婦平時對王林要求嚴格,望子成龍的愿望熱切。然而成為一名自費走讀生的王林對所學的課程并沒有興趣,慢慢迷上了武術和汽車駕駛。盡管父母想方設法阻止,他還是有空便練武,或者乘公共汽車在城里兜風,看司機怎樣駕駛。自然學習成績急驟下降,同父母的爭吵也就多了。臨近期終考試時,他同父母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
父親訓斥他:“都快考試了,還不好好復習,成天去玩!”王林說:“考就考唄!有什么了不得!”王教授氣壞了,回到臥室就寫下了一份立約:“王克沖與王林商定,1987年寒假期終考試,如果王林各科平均成績在70分以下,或70分以上,但有一門不及格者,王克沖將不再承擔1988年的學費,王林棄學就業。”
正在氣頭上的王林在立約上鑒上了自己的名字。時過幾個星期,期終考試開始了。在考英語時,王林因將一道填空題的答案告訴他身后的一位女同學,被監考老師發覺,考卷被沒收。第二天班主任找他談話,告訴他英語得零分,還要根據校規通報,存入個人檔案。
英語得零分,按“立約”父親將不再給他明年的學費,尤其是要通報,裝檔案,王林感到壓力很大。想到他同父親簽下的那份“立約”,想到母親最看不起作弊的學生,性格內向、虛榮心強的王林鋌而走險,竟把罪惡的雙手伸向了自己的父母,殘酷地殺害了自己的雙親。
王林殺害父母一案轟動全國,教訓是太深刻了!
其一,心理研究表明,性格內向的人最易出現偏激。王林是一個性格內向者,耐挫力很差,他由對父母的憤怒情緒轉化為對父母的攻擊行為,這是符合“危險期”青少年變態行為的。當前,不少家長一味給孩子施加壓力,情緒糾結掩蓋了理性思考,更缺乏對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客觀分析??蓱z天下父母心,好恩不得好報,最終釀成駭人聽聞的慘局!因此,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們切不可“逼”孩子在心理承受上走到絕路,而應適時適度地加以引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抓住時機再導之以行。人是感情動物,也是有意識的高級動物,父母的誠心終會感動一切的!
其二,現代社會的節奏、競爭與變革,要求現代人具有良好的耐挫能力。當今世界掀起生存智慧之爭的大趨勢,也在加劇著對現代人耐挫能力的考驗。而現實是我們大多數青少年缺乏這種心理素質,王林就是典型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青少年進行心理耐挫力的訓練,使我們的青少年在現代社會中個個都能經得住時代的考驗和沖擊,個個都能干出一番扎扎實實的事業來!
上一篇:“五均六筦”
下一篇:“威迪康”痛失“帝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