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鹽為血管病之源
漢代桓寬曾著《鹽鐵論》討論過西漢的經濟政策問題,鐵和鹽在古代是由政府實行專賣的,特別是鹽,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因為鈉鹽要參與人體無機鹽代謝。為了稅收,封建統治者控制自生產到消費所有關于鹽的一切行業,而老百姓為了生存他們曬私鹽販私鹽買私鹽,唐朝末年起義領袖黃巢,就是販賣私鹽出身。
現代經濟對食鹽的買賣取消了專賣制度,可以隨便吃鹽了,但究竟每個人,每一天究竟應當吃多少鹽最好?吃多了對人有什么害處沒有,這是個科學問題。全國營養與疾病學術會議上認為:高鹽即高鈉,低鉀的攝入是我國膳食結構的重要缺陷,特別是北方地區,食鹽攝入量明顯高于南方,而北方人鈉的攝入量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大大高于南方地區。鹽的攝入量我國是人均10克左右,目前我國北方平均超過了12克,個別地區,如山東惲城一帶居民,除每天在湯、菜、食品等攝入大量鈉鹽達到20克左右以外,由于飲用機井水,在水里也含有許多鈉鹽,因此引起該地區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極高,有一個鄉村竟有1/4的人患冠心病或半身不遂,甚至連二十幾歲青年人也不能逃脫。北方人愛吃咸,喝湯放鹽、做菜放鹽,甚至大量吃腌菜,認為越吃咸的越健康,這種觀點必須改變,因為大量的偏癱和心肌梗塞病人出現,已經提示我們應當盡快改變我們當前的膳食結構。
科學家認為我們每天每人食鹽的需求量僅1克,鑒于當前人們的飲食習慣卻也不宜超過6克,應在6克之下才能保持人體內鈉和鉀的平衡與正常代謝。這種做法對于防止高血壓、中風、猝死的發病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限止鈉鹽攝入,還有預防胃癌及萎縮性胃炎的作用。為了健康,請多吃一些淡味的食品吧!
上一篇:城市下水道大爆炸
下一篇:大氣圈中的“天窗”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