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過量抽取地下水的教訓
任何地方的地下水,取用其自然流出地表之水都不會出現后遺癥。如果采取掠奪性的開探,勢必后患無窮。從1970年以來,在“以糧為綱”的口號下,盲目地在滇池圍湖造田以來,昆明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著名的“九龍池”自1973年開始,泉水斷流,致使1916年就開始利用九龍池水建成的昆明市第一個自來水廠不得不關閉。1974年后,未經科學論證,又錯上加錯在市區大量鉆鑿深井,過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道路開裂,橋基下沉,房屋變形。據云南省地下水動態環境監測保護總站資料,翠湖周圍直徑0.5—1公里范圍內均受到嚴重威脅,農展館報告廳下沉16厘米之多,二層橫梁被拉裂,投資百萬元進行全面修理加固;翠湖東路16號房基明顯干裂,錯位15厘米;原省外事辦公室,昆明糖果廠等房舍嚴重開裂變形,需拆遷或加固。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嚴重后果呢?據有關資料統計,翠湖地段10平方公里內就有人工井28口,每日采排地下水達3萬立方米,是翠湖地段日可采量的4倍。如此過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原來飽和的地下土石空隙失去了小的充填和浮托力,在各種壓力下,自然會產生塌漏、斷裂下沉。可見昆明的地裂、房屋倒塌絕非天災,而是人禍。
看了這驚心動魄的描述,難道不引起人們反思嗎?大自然對誰都是平等的,無私的,但絕對不允許違背客觀規律辦事,誰要是不講科學,隨心所欲,他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上一篇:昆提利烏斯·瓦魯斯兵敗自殺
下一篇:昆曲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