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貝格積分的遭遇
勒貝格(1875—1941)是法國數學家,他在點集論、測度論、三角極數論等方面都有貢獻,他所創(chuàng)立的“勒貝格積分”,對近代分析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紀90年代,勒貝格在原有成果的基礎上,對黎曼積分進行了大膽改進,建立了新的勒貝格積分。這種積分以函數值相近的區(qū)集分劃,代替了求積區(qū)間從左到右的分劃,以集合“測度”的一般理論,代替了較為粗糙的“廣延”理論,并且提出了新的點集測度概念。勒貝格積分,比較有效地克服了黎曼積分的缺點,擴大了應用范圍,從而解決了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數學難題。
勒貝格取得了這樣可喜的數學成果,理應受到數學界的青睞和贊譽。但是,事與愿違,由于數學家們受到黎曼積分傳統觀念的束縛,不僅沒有接受和承認勒貝格積分,而且還指責勒貝格積分“不實用”,“不正規(guī)”,“是學究式的數學游戲”,“破壞了黎曼積分的優(yōu)點”。數學家們的指責,使勒貝格積分長期得不到應有的承認和重視,勒貝格本人還遭到了不應有的人身攻擊,直到1910年,勒貝格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突變函數論這一嶄新的數學分支,勒貝格積分才得到人們的承認。
在科學探索中,研究者所獲得的成果,有時與原有的公認理論、規(guī)范、研究綱領或科學傳統不一致,它往往很難被確認。因為公認理論、規(guī)范等構成了人們所追求的一種信念、信仰、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勢、傳統觀念,它一方面為研究者指明方向,使之全力去攻破規(guī)范范圍內的難題,有時則可能會形成束縛研究者探索新問題的傳統觀念。這種傳統觀念是導致科學探索失敗的一種因素。
上一篇:勒芝汽車賽慘案
下一篇:盧剛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