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納的悲劇
大凡科學奇才通常都有些怪僻,但像菲力普·特納那樣生性偏執的天才恐怕也沒有幾個。強烈的逆反心理使特納的一生充滿了悲劇。
這位出身于匈牙利的德籍科學家,26歲時就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陰極射線管,并發現了陰極射線的許多特性,例如高速陰極射線可以穿透薄金屬板,這對電子學和核物理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特納為此榮獲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幼年時家庭對特納是缺乏溫暖與愛的,這使得特納的心理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障礙:心胸狹窄、嫉妒好勝、多疑。這種心理影響到了他的科學態度。特納非常厭惡牛頓,每當講授物理學遇到牛頓這名子時,他總是背朝黑板,由助手把牛頓的名子寫出,當他轉身繼續講解之前,牛頓的名子必須已被擦掉。特納還很忌諱用“倫琴射線”這個詞,而用“高頻率幅射”代替它。
晚年的特納深深陷入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在1920年9月的一次物理學會議上,特納惡毒攻擊愛因斯坦及相對論。叫嚷:如果給相對論的創立者頒發諾貝爾獎金,他就退回所得的諾貝爾獎。盡管最終愛因斯坦是因其創立的另一光電效應理論而獲獎,特納仍提出抗議,指責評委會太“草率”了。
偏執之中的特納十分崇拜希特勒,吹捧他為“具有清楚頭腦的真實哲學家”。他擔任了希特勒的科學顧問,與其他人一起參與了納粹體制,把愛因斯坦等人的研究稱作“猶太物理學”而加以抵制。特納在為納粹效勞期間,完全拋棄了科學的原則,用無賴的攻擊和咒罵詆毀猶太科學家們所創造的不朽成就,成為典型的御用科學家。
特納作為一位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對人類文明和進步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他晚年所走上的又是一條反科學的道路,這對科學史和他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上一篇:特殊音調·竟然失密
下一篇:王、關、戚遭隔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