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特總統閱兵時遇刺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Mohamed Anwar el Sadat,1918—1981),出生于埃及埃曼努菲亞省邁特阿布姆村一個職員家庭,1938年開羅軍事學院畢業后,開始在軍中服役,1941年任上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后初期,因他反對英國在埃及的統治,先后三次蹲過監獄。
1950年,薩達特重返軍界,翌年晉升為中校,追隨納賽爾,成為自由軍官組織的核心成員。1952年積極參加納賽爾領導的推翻法魯克王朝的“七·二三”革命,任革命指導委員會委員,1954—1956年薩達特任國務部長。接著,支持納賽爾于1956年當選為總統。1957—1969年,薩達特先后擔任過國民議會副議長、議長,埃及伊斯蘭大會主席及國際伊斯蘭協會秘書長等重要職務,其間于1964——1966年和1969年兩次任副總統。
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總統逝世后,薩達特當選為總統,并兼任總理。他的首要任務是解放被占領的阿拉伯領土,恢復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權利。1972年7月他下令將插手埃及事務的2萬多名蘇聯專家顧問驅逐回國。1973年1月,薩達特邀請阿拉伯前線國家的軍事領導人共同擬定對以作戰計劃,并成立了埃及、敘利亞武裝部隊聯合委員會,支持阿拉伯產油國家使用“石油武器”。1973年10月6日向以色列占領區——西奈半島發動自衛反擊戰,即第四次中東戰爭,突破了被以色列吹噓的“堅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線”,取得了初戰的勝利,后因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338號決議,戰爭于10月24日結束,埃及、敘利亞收回部分失地。1977年11月,他親赴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當局會晤,打開埃以直接對話的渠道。1978年9月,埃以兩國在戴維營簽署了《關于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和《關于簽訂一項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綱要》,薩達特還以此獲得1978年諾貝爾和平獎。經過雙方談判,終于在1979年3月簽訂了《埃以和約》,結束了兩國之間歷時30年之久的戰爭狀態。
薩達特對以色列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和謀求和解的作法,不僅遭到一些阿拉伯國家的非難,在埃及也為一些人所堅決反對,并秘謀殺害他。
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在開羅納爾斯郊區舉行紀念1973年埃軍勝利渡過蘇伊士運河的閱兵式上,被參加閱兵式的炮兵少尉沙非克及3名從犯拋出的手榴彈和沖鋒槍掃射所殺害,當場死傷的有40多人,成為震驚世界的謀殺案。
上一篇:薩柯和范齊蒂冤案
下一篇:薩默林為何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