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蟄存·橋洞》中外哲理詩賞析
小小的烏蓬船,
穿過了秋晨的薄霧,
要駛進古風的橋洞了。
橋洞是神秘的東西哪
經過了它,誰知道呢,
我們將看見些什么?
風波險惡的大江嗎?
淳樸肅穆的小市鎮嗎?
還是美麗荒蕪的平原?
我們看見殷紅的烏桕子了,
我們看見白雪的蘆花了,
我們看見綠玉的翠鳥了,
感謝天,我們的旅程,
是在同樣平靜的水道中。
但是,當我們還在微笑的時候,
穿過了秋晨的薄霧,
幻異地在龐大起來的,
一個新的神秘的橋洞顯現了,
于是,我們又給憂郁病侵入了。
這算一首旅途志感詩。江南水鄉,常見古樸的石拱橋橫跨水面,烏蓬船從橋洞下悠然過往。若是普通乘客,坐在船上,看前頭水面那如半輪月亮似的橋洞,也不會產生什么特殊的感覺、聯想。靈心善感的詩人就不同了,當施蟄存乘坐“小小的烏蓬船/穿過了秋晨的薄霧”,就“要駛進古風的橋洞”時,江南水鄉司空見慣的石拱橋洞,在他的感覺中竟自變成“神秘的東西”了。
“橋洞”之所以在詩人感覺中顯得“神秘”,是因為他在懸想“經過了它,誰知道呢,/我們將看見些什么?”拱橋橫在水面,擋住了船上人的視線,橋這邊望不見橋那邊,不清楚一橋之隔,那邊會是什么樣的所在,會有什么樣的景觀呈現:“風波險惡的大江嗎?/淳樸肅穆的小鎮市嗎?/還是美麗荒蕪的平原?”一連串的猜測,顯示出作者對未知的“前程”的關切之情。
——這是一種相當典型的心理體驗。人在旅途,不管乘車坐船,欣賞眼前風景的時候,便禁不住會去想象前面將出現什么樣的風景;慶幸既往旅程的順利平安時總祈望一路順風、一路平安。就像詩中所寫,有煞是好看的“殷紅的烏桕子”、“白雪的蘆花”、“綠玉的翠鳥”等美不勝收的景致映入眼簾,一路看下去,有“平靜的水道中”的平安的“旅程”在前面等待著,這樣,旅人真不免要去“感謝天”了。
“但是,當我們還在微笑的時候,/穿過了秋晨的薄霧,/幻異地在龐大起來的,/一個新的神秘的橋洞顯現了,/于是我們又給憂郁病侵入了?!痹谌娭校@末節是關鍵性的,全詩在此由寫實上升到象征。若沒有這末一節,這首詩的內涵,也不過就是江南水鄉旅途的一幅詩意的風景速寫,一份詩意的印象感受。有了這末一節,情形就大不相同。詩人眼前“幻異地在龐大起來的”一個“新的神秘的橋洞”,既是具象寫實,又是抽象象征。顯然,在這里,“神秘的橋洞”隔斷的已不是作者對前頭風光的瞻望,而是對前路是否平靜平安的預測。這樣,詩意就從一般的旅途見聞感受,演繹為面對人生命運的感悟。乘坐命運之舟載沉載浮的人生,就是一次漫長的航行,行行重行行,這一程連著下一程;但因隔著“橋洞”的緣故,這一程又望不見下一程。前程究竟如何?風景是否優美?水道是否平靜?過了“橋洞”方能見出分曉?!皹蚨础狈路鸪闪饲奥贩裉┑臎Q定者,命運際遇的“關口”。人生的航行接近這“入口處”時,船上人免不了產生出前途未卜的擔心、疑慮、恐懼感?!坝淇斓奈⑿Α睋Q成“憂郁病的侵入”,就沒有什么奇怪了。
——因為畢竟,人不是先知,不能預卜吉兇禍福。但能領悟到“橋洞”的“神秘”,感受到“橋洞幻異地龐大起來”造成的心理壓力,在“橋洞”這頗具象征意味的命運際遇的“關口”前,人也就同時獲得了相應的心理準備,而不至于待船“穿過橋洞”后,對迎面而來的一切驚詫莫名、措手不及。
上一篇:《鄧萬鵬·樹》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胡適·夢與詩》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