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原文與翻譯、賞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賞析】 這首抒情小詩,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它列入《新樂府辭·樂府雜題》,清人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也把它歸在樂府類。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簽》上說得更為具體:“思歸之辭也,太白自制名。”也有一些注本認為此詩是五絕,其實它并不合近體的格律。
這首僅有20字的小詩,如果付之于丹青,它是一幅絕妙的“游子秋夜思鄉圖”; 如果制成樂譜,它又是一首動聽的 “游子秋夜思鄉曲”。
思鄉,是人們普遍的感情。故鄉的風物是值得留戀的,故鄉的親友是值得懷想的,故鄉所留下的個人的影像和足跡也會喚起美好的回憶。正因為如此,“思鄉”便成為詩人常寫的主題。然而人類這種健康的情感畢竟比較抽象,如何運用藝術手段,把它完滿而形象地表達出來,如何在同類題材佳作如林的情況下突破創新,一掃前人窠臼,是一個難題。李白的這首 《靜夜思》,既體現了詩人小詩的獨特風格,也展示了詩人的卓越才華。
詩人旅居異鄉館舍,在一個凄清的秋夜,萬籟俱寂,明月的光輝斜照入室,射到床前,使他無法成眠。本來月亮就容易引起人們的遐想,更何況團的秋月, 怎能不撩撥詩人濃重的思鄉之情!
“疑是地上霜”,詩人把皎潔的月色誤認為是滿地繁霜,這正是他小睡初醒、朦朧心態所導致的一時的錯覺。以霜華喻月色,古典詩歌不乏其例。梁簡文帝蕭綱就有“夜月似秋霜”的詩句 (《玄圃納涼》),盛唐初期張若虛也有 “空里流霜不覺飛”的佳句 (《春江花月夜》)。不過,這些都是作為修辭方式出現的,而李白卻用來直抒心情,所以新穎不凡。
詩人從恍惚中一下清醒過來,不由得抬頭仰望,但見清輝遙瀉,于是下意識地低下頭來,陷入了對故鄉深沉的冥想。
詩文以 “抬頭” 形容 “望”,用低頭修飾 “思”,這一 “望”一 “思”,逼真而傳神地狀寫了詩人那種思鄉的情狀,再加上前面的一個“疑”字,準確而深切地表現了詩人剎那間內心活動的全過程。
此詩語言平淺,純用白描,信手寫來,似不經意,而深情搖曳,意境全出,正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胡應麟《詩藪》評語)。
上一篇:《雪花的快樂》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題菊花》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