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松
春蠶不盡絲,辛苦年年織。
試問綺羅人:機杼何曾織?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同情的筆調(diào),記敘了織婦的艱辛和為人作嫁衣而一無所獲的酸楚。
“春蠶不盡絲,辛苦年年織”,春蠶吐不完的絲,織婦織不完的布,這就從“不盡絲”與“年年織”的互為關(guān)聯(lián)的意思上,突出了“辛苦”。
“試問綺羅人:機杼何曾織?”織婦手里織的盡管是綾羅綢緞,可是身上連粗布衣裳也難穿上,這就如同下田的農(nóng)民手中撒的盡管是谷物,但腹內(nèi)卻經(jīng)常饑腸轆轆。詩中雖然沒有寫出這種情況,不過我們可以從憤憤不平的提問上想象得到的。為何遍身綺羅的人卻不是織婦?這一反詰,揭露了社會現(xiàn)象的不平,控訴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罪惡。“綺羅人”,不勞而獲,高高在上,是絕不會去事織的。“機杼何曾織”,這可視為織婦從心靈深處迸發(fā)出的反抗的聲音,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階級對立的社會里,蓋房子的人沒房子住,織布的人沒衣服穿,打柴的人沒有柴燒,挖井的人沒有水喝……,凡此等等,是常見的現(xiàn)象,這正是世道所導(dǎo)致的生活哲理。這首《織婦吟》的主旨就在這里。
上一篇:《秋日山行·[明]俞大猷》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結(jié)交須擇善·[唐]王梵志》原文與賞析